目前电车的类型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及具体类型:
按道路行驶规则分类
- 非机动车类
-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时速≤25km/h、整车质量≤55kg(含电池)、电机功率≤400W、具备脚踏骑行功能。无需驾照、无需年检、可载1名12岁以下儿童、享非机动车道优先权、免费上牌(绿牌)。
- 超标电动车(过渡期车型):不符合新国标但已购买上牌的车辆,各地设置3-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可悬挂临时号牌上路,禁止新购超标车,过渡期结束后强制报废。
- 共享电动车:停放在路边扫码使用的车辆,全部采用新国标车型,统一购买第三者责任险,电子围栏划定禁停区域。属于非机动车,上路不要驾驶证,但禁止载人、禁止进入快速路,必须佩戴安全头盔。
- 机动车类
- 电动轻便摩托车:时速在25-50km/h之间,电机功率800-4000W,需持F驾照。上路需年满18周岁,佩戴头盔。
- 电动摩托车:时速超过50km/h,电机功率超过4000W,需持D/E驾照。同样需年满18周岁,出行佩戴头盔。
- 电动三轮车:把式操控车型需D证,封闭式车型需C4证,且禁止进入非机动车道。在农村乡镇地区的休闲三轮车,部分地方上路只需佩戴安全头盔,但在城区对驾驶证、上牌有要求。
- 低速电动四轮车:虽有限速70km/h以下的要求,但仍需C1/C2驾照。不过目前市场上多数低速电动四轮车未进入工信部目录,购买后可能无法上牌。
按动力来源及驱动方式分类
- 纯电动汽车:动力全部来源于电池,电池提供电能带动电动机运转,进而驱动车辆行驶。例如特斯拉ModelS、蔚来ES8等。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包括串联、并联、混联等形式。主要动力来源还是燃油,但增加了电机,能够减少对燃油的需求。一般在起步阶段靠电机驱动,速度上来后由发动机和电动机协作共同驱动,可有效降低车辆平均油耗,如卡罗拉双擎、凯美瑞混动等。
- 增程式电动车:首先由发动机运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然后把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储存在电池中,电池给电动机提供能量,进而驱动车辆行驶。它可以外接充电,充满电时是纯电动汽车,加满油、充满电续航里程可观,能缓解续航焦虑,如宝马i3、别克VELITE5等。
- 燃料电池车:目前主要以氢燃料为主,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为电动机提供电能,进而驱动车辆行驶,产物只有水,真正做到零排放,但制氢成本高,加氢站不普及,国内较少见,代表车型有丰田Mirai、现代Nexo等。
按外形及用途分类
- 按外形分:有电动独轮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等。
- 按用途分:有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货车、电动巡逻车、折叠车、冲浪车、代步车、轮椅童车、沙滩车、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电动观光车、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环卫车、电动公交车、电动警车、电动叉车、磁动车、电动搬运车、电动牵引车、电动轨道车、电动助力车、电动垃圾车、电动休闲车、电动燃助车、电动老爷车、轻型的锂电车、其他太阳能电动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