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不配备充电宝主要有以下原因:
- 成本过高:电车的耗电量大,要满足其一定的续航里程,充电宝需具备很大的电量储备。例如,一辆续航100公里的电动汽车耗电量至少15度以上,目前存储一度电的动力电池成本在1300元左右,重量约6到7公斤。若配备一个20度电量的充电宝,成本将近3万,重量超100公斤,这会使电车使用充电宝的性价比极低,还不如直接增加电车动力电池的数量来提升续航。
- 重量与空间限制:充电宝容量大则重量大,会增加车辆自重,导致能耗增加,影响续航里程。同时,其体积也较大,会占用车内或车外的空间,对于车内空间有限的电车来说,不太现实,也会影响车辆的美观和实用性。
- 充电效率与适配问题:电车充电功率高,普通充电宝输出功率低,无法满足电车快速充电需求,充电时间会极长。而且不同电车的充电接口、电压、电流等参数不同,要设计出适配各种电车的充电宝难度大,若充电宝与电车电池功率不匹配,还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如间接短路、电池过充等。
- 基础设施与替代方案:如今,电车充电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充电桩数量逐渐增多,分布越来越广,包括公共充电桩、私人充电桩等,为电车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充电方式。此外,还有换电模式,如宁德时代的EVOGO换电品牌,能快速更换电池,解决电车续航问题。这些基础设施和替代方案的发展,降低了对电车充电宝的需求。
- 安全隐患:充电宝内的锂电池在高温、挤压、碰撞等情况下存在安全风险。车内空间相对封闭,温度变化大,长时间放置充电宝容易引发过热、起火甚至爆炸等危险。并且,大量使用充电宝还可能带来充电管理和电池回收处理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和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