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带电加温主要是指电车的电池预加热技术。
在低温环境下,电车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会因正负极材料活性降低、电解液导电性变差而受到影响,导致充电时间延长、难以充满,使用过程中电量消耗加快,续航里程缩短。为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师开发出电池预热系统及热管理系统,通过调整电池组温度,减少环境温度对其的影响。
目前,纯电动车型动力电池组预加热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 外部加热:
- 热敏电阻加热:将感温元件布置在电池组附近作为发热源头。充电时,若电池组温度过低,电池管理系统会利用充电桩电能让其进入预热模式;行驶中电池组温度过低,则由动力电池组提供能量。此外,还有电热膜加热方式,本质也是利用电热器件发热提高电池组温度。
- 液冷温控:包括冷热交换器、加温装置、冷却液循环管路和液体循环动力源等部分。能根据动力电池组整体热管理需求,在高温时冷却、低温时加热,可确保电动汽车行驶后温度达到设定区间,减少对动力电池的能源消耗,预热效果保持更持久。
- 内部加热:利用交流电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直接作用于电芯正负极,以短周期内充放电的形式激励电池内部化学物质自身发热,从而实现电池的预加热。这种方式从电池内部产生热量,相比外部加热,可能在加热效率和均匀性上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