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车身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材料:
- 高强度钢:具有疲劳寿命长、吸收碰撞能力高、强度高、弹性变形面积大等优点。能降低零部件壁厚,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实现一定程度的减重。常被用于电车车身的关键结构部位,如乘客舱框架等,像特斯拉部分车型的乘客舱内采用超高强度钢形成类似“H”形结构,在碰撞时可有效保护乘客安全。
- 铝合金:是一种轻质、耐腐蚀的金属,密度只有铁的三分之一,强度却可达铁的三倍。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有利于电车的电机和电池散热系统。在电车上应用广泛,如特斯拉ModelS和ModelX的车身采用全铝合金材料,可减轻整车重量,弥补电池组增加的重量,提高续航能力;小鹏G6、奇瑞eQ7等也采用了铝压铸车身,实现了较好的轻量化效果。
- 碳纤维:碳纤维零件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是钢材的7倍,但重量却只有钢材的1/4。不过,碳纤维材料成本较高,一般应用在一些高端电车或车身的特定区域,如昶洧新能源汽车将碳纤维应用在车身敏感的抗碰撞区域,以有效防止车辆因碰撞而变形,提升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
- 工程塑料:具有质轻、耐腐蚀、绝缘性能好等特点,还能降低生产成本。部分电车的车身覆盖件、内饰件等会采用工程塑料。一些小型电动车辆,如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工程塑料来减轻车身重量和降低成本。
- 玻璃:电车的车窗、挡风玻璃等采用的是特殊的汽车级安全玻璃。例如,特斯拉的电动汽车配备的“汽车级安全玻璃”,在内部翻滚测试中,Model3配置全景玻璃车顶的情况下,能成功抵御住四倍于自身质量的重压。同时,外部玻璃通常涂有一层特殊釉质,可阻挡大部分UVA和UVB紫外线辐射,为乘员提供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