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在一定程度上是适合纯电车的,以下是具体分析:
- 基础设施方面
- 充电桩数量充足:截至 2023 年三季度末,沈阳全市累计建成充电终端 3.6 万个,车桩比为 2.44:1,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并且充电设施建设还在不断加快,预计到 2025 年充电终端数量将达到 12.5 万个,车桩比达到 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内中心城区在 2 公里半径范围内充电桩数量充足,大部分新能源汽车车主对市区目前的充电终端布局情况表示满意。
- 充电设施布局合理:公共充电终端呈 “内密外疏” 布局,实现了 13 个区县(市)全覆盖。除充电桩外,换电站也已在沈阳投入使用,截至 2023 年三季度末,已有 4 家企业建成换电站 10 座,覆盖私家车、出租车、网约车、短途重卡车等领域,换电站正成为充电基础设施的有力补充。
- 政策支持充电设施建设:沈阳出台了相关政策,如《沈阳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等,明确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停车位 100% 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新建商场、宾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按不低于 15% 的比例配建充电设施,同时推进既有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
- 车辆性能方面
- 技术进步缓解低温影响: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电池的低温使用性能越来越好,不少车辆配备了电池智能热管理系统等技术,能够在低温时自动为电池加热,像中车电动的 C10 客车即使在零下 35℃仍可正常工作。一些新款纯电动车在零下 30 度时续航也能有一定提升。
- 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对于日常通勤距离较短的用户来说,纯电车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例如,有沈阳车主表示上班来回 35 公里,纯电车辆可以轻松应对,即使在冬天,续航也能满足日常上班出行。
- 使用成本方面:在沈阳,使用纯电车的成本相对较低。居民用电价格较为便宜,在谷电时段充电,每度电的价格更低,相比燃油车,电费成本要低很多,长期下来能节省不少开支。而且,纯电车的保养成本一般也比燃油车低,不需要更换机油、机油滤清器等零部件。
不过,沈阳使用纯电车也存在一些挑战,主要是冬季气温较低,电池性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续航里程缩短,可能需要更频繁地充电。并且冬季开启空调制热也会增加能耗,进一步缩短续航里程。对于有长途出行需求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提前规划好充电行程,以免出现电量不足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对于日常通勤距离不长、充电设施便利的用户,沈阳是比较适合使用纯电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