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车充电桩有赚钱的机会,但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以下是一些关于其盈利方面的分析:
盈利模式
- 充电服务费:这是最基础和普遍的盈利方式。国家发改委规定充电设施经营单位可向电动汽车用户收取电费及充电服务费,目前平均每度电服务费大概在 0.3 元 - 0.5 元。
- 政府补贴:根据相关政策,各省区市若达到一定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可获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奖补资金。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已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
- 降低用电成本:通过储能相关方式,如光伏发电等,获取更低价的电,在同等市场条件下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 广告投放:在充电桩上张贴海报、安装广告灯箱或利用充电平台推送广告等,当充电桩达到一定规模并积累用户资源后,可获得广告收入。
- 增值服务:在充电站场地内提供洗车服务、开设店铺或放置自助售货机销售商品,也可开展其他设备的充电和用电增值服务,还可以提供交通工具租赁服务等。
影响盈利的因素
- 设备利用率:直接影响充电站的充电量。如果充电桩所在位置车流量大、车辆充电需求旺盛,设备利用率高,收益就会相应增加。例如位于交通枢纽、大型商场附近等区域的充电桩,其使用频率通常较高。
- 运营成本:包括设备采购与安装成本、电力成本、场地租赁费用、运维费用、人员工资及管理费等。若能合理控制这些成本,如选择合适的场地降低租金、优化设备维护流程减少运维费用等,就能提高盈利水平。
- 市场竞争:在充电桩市场竞争激烈的地区,可能需要通过降低充电服务费、提供优惠活动等方式吸引用户,这会对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 政策环境:政府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等对充电桩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补贴力度大、政策支持有力,将有助于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盈利可能性。
根据一些案例和分析,如果运营得当,充电桩是可以盈利的。例如,某公共充电站配备 12 个 120kw 快充桩,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如设备利用率 20%,电价 0.75 元 /kwh,充电服务费 0.3 元 /kwh 等,年净利润可达 40.87 万元左右,投资回收期约 4.2 年。但如果在一些车流量小、运营成本高的地区,可能就难以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