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说油车 “费油”,是指相较于电车,油车在行驶相同里程时消耗的能源成本更高。这主要是由两者不同的动力系统和能源转换效率决定的,以下是具体介绍:
- 能量转换效率
- 油车:油车的发动机在燃烧汽油产生动力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量损失。首先,汽油燃烧产生的热能只有一部分能够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前进,其余部分则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例如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和尾气排放带走大量热量。一般来说,传统燃油发动机的热效率通常在 30% 至 40% 左右。
- 电车:电车使用电动机驱动,电动机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对较高。电能可以较为高效地转化为机械能,通常电动机的效率能够达到 80% 至 90% 以上。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行驶条件下,电车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所储存的能量,从而消耗较少的电能就能达到与油车相同的行驶里程。
- 动力传输损耗
- 油车:油车的动力传输系统较为复杂,包括变速器、传动轴等多个部件。在动力传输过程中,这些部件之间的摩擦、传动装置的能量损失等都会导致一部分动力损失,进一步降低了燃油的利用效率。
- 电车:电车的动力传输系统相对简单,通常由电动机直接驱动车轮,减少了中间传动环节,从而降低了动力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 怠速和低速行驶
- 油车:在城市拥堵路况下,油车经常处于怠速或低速行驶状态。此时,发动机仍需消耗燃油来维持运转,但输出的功率大部分用于维持发动机自身的运转,而不是用于推动车辆前进,导致燃油消耗增加,能效降低。
- 电车:电车在怠速和低速行驶时,电动机只需要消耗少量的电能来维持车辆的基本运行,相比之下,其能耗远低于油车发动机在怠速时的燃油消耗。
此外,车辆的整备质量、风阻系数、轮胎滚动阻力等因素也会对车辆的能耗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对油车和电车的影响程度并非截然不同,而油车和电车在能源转换和动力传输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油车相对电车 “费油” 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