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电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明确使用场景和需求:
- 城市代步:若主要用于城市内日常通勤,行驶距离较短,对续航要求不高,可选择续航 400 - 500km 的紧凑车型,如比亚迪海豚,性价比高,日常使用成本低。
- 长途出行:经常长途旅行或跨城出行,建议选择续航 600km 以上且支持换电的车型,如蔚来 ET5T,可缓解里程焦虑。
- 家庭使用:家庭用户需重点关注空间与安全配置。6 - 7 座纯电 SUV 如理想 L8、小鹏 X9 等,乘坐舒适度高;有儿童的家庭,可选择配备紫外线杀菌空调、生命体征监测等功能的车型,如问界 M7。
- 确定预算:
- 10 万元以内:可选择吉利熊猫、奔腾小马等 A0 级纯电小车,适合城市代步。
- 10 - 15 万元:有秦 L、小鹏 MONA M03 等销量不错的车型可供选择。
- 15 万元以上:预算充足可考虑更高端车型,但新手购车不建议优先选择。
- 关注动力形式:
- 纯电:适合城市短途,成本低、环保,但续航有限,充电设施需完善。
- 增程:可满足长途出行,增程器发电,部分城市无绿牌福利。
- 混动:发动机可发电且参与动力驱动,能兼顾城市与长途,选择时需结合所在城市政策。
- 考察品牌和售后:
- 品牌:优先考虑大厂品牌,如比亚迪、吉利、奇瑞等,技术和质量更有保障。新势力品牌如理想、小鹏等,智能化程度高,但资本造车有一定风险。
- 售后: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很重要,包括维修网络、保修政策等。了解电池质保期限和范围,通常 8 年或 10 万公里左右。
- 考虑电池与充电:
- 电池技术: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寿命长,适合日常通勤;三元锂电池或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续航长,但半固态电池量产初期可能溢价。
- 充电网络:通过地图 APP 实测常去区域的充电桩密度,优先选择支持 800V 高压快充的车型,如小鹏 G9,能缩短补能时间,但需确认周边超充站情况。
- 评估智能驾驶功能:
- 基础安全功能:AEB 自动紧急制动、疲劳监测等基础安全功能很重要,如沃尔沃 EX90 的车内雷达系统,可检测驾驶员心跳。
- 高阶自动驾驶:L3 级以上自动驾驶责任认定未明确,国内法规要求驾驶员全程监控,购车时可重点关注支持 OTA 升级的车型,其智能驾驶系统可不断优化。
- 关注车辆保值率:保值率与车型市场保有量、产品故障率、品牌美誉度等有关。一般来说,市场保有量大、品牌口碑好的车型保值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