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纯电车并非完全不能沾水,但需要谨慎对待沾水情况,原因如下:
纯电车的防水设计与优势
- 电池具有较高密封防水性能:一般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防护等级能达到 IP67 标准,部分品牌甚至更高。这意味着电池在 1 米深的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通常不会进水,可在城市积水路段行驶。
- 电机等部件有一定防水能力:电动汽车的电动机通常是全封闭设计,能避免水进入内部。一些电机和电控系统的防水级别也能达到 IPX4 或 IPX6,少数能达到 IP69,可防飞溅和喷射水柱。
- 充电设施具备防水能力:充电枪和充电口一般设计为具备 IP65 的防水能力,在正常的雨天环境下,如果不是长时间被雨水冲刷或浸泡,基本可以保证充电安全。
沾水可能带来的风险
- 高压零部件及电路风险:虽然电池、电机等主要部件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但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系统密封性可能下降。而且除了电池之外,电机和电控等高压零部件的防水级别相对较低,低压电路则基本不具备防水能力,进水可能引发短路。
- 其他电子设备损坏:纯电动汽车普遍追求智能化,有超声波雷达等较多传感器,布线也比较复杂,这些高精度仪器涉水后容易造成短路,影响车辆安全。此外,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电动助力刹车系统等通常不防水,涉水后可能出现刹车失灵、转向没助力等状况。
- 车身内部进水隐患:乘员舱基本不具备防水功能,车门密封胶条主要是防尘作用,防水效果不理想。如果涉水深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水可能会渗入车内,损坏车内的电子设备、内饰等。
- 腐蚀问题:长时间暴露在积水环境中,雨水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汽车内部的电子元件、电路系统以及金属部件等造成腐蚀,进而引发故障。
总之,纯电车虽然有一定的防水能力,但不能完全忽视水的影响。在日常使用中,应避免车辆长时间泡水或涉水深度超过车辆说明书中的最大深度;在雨天充电时,尽量选择非露天的充电桩,以确保车辆和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