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新能源纯电车的保值率呈现出分化的态势,部分车型保值率较高,而一些车型保值率依然较低,具体情况如下:
- 高保值率车型
- 比亚迪汉 EV:凭借刀片电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突破,以及市场高保有量,其残值率突破 60%,成为新能源领域的 “价值堡垒”。
- 特斯拉 Model 3:以 50% 的三年保值率位居纯电轿车前列,品牌溢价与持续升级的电池管理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
- 特斯拉 Model Y:因 SUV 市场需求旺盛,残值率预计略高于 Model 3。
- 五菱宏光 MINI EV:以 55% 的保值率验证了微型电动车在短途代步场景中的刚需价值,在三四线城市保持稳定的残值曲线。
- 保时捷 Taycan:作为电动超豪华领域的孤品,凭借品牌稀缺性与技术独特性,以 80% 的残值率维持着高保值表现。
- 中低保值率车型
- 蔚来 ES6:其保值率为 40%,虽有换电模式带来的电池升级可能性,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 小鹏 P7:因智能驾驶系统快速迭代,残值率集中在 35%-40% 区间。
整体来看,2025 年新能源纯电车的保值率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 技术因素:电池技术快速演进,800 公里续航已成市场基准,搭载旧款电池的车型残值加速下滑。同时,电池寿命对残值影响直接,占整车成本 50% 以上的电池组在 5-7 年后更换费用高昂,导致消费者对二手电池健康度产生信任危机。此外,智能驾驶等配置的快速迭代,也会使老款车型的残值受到较大影响。
- 市场因素:市场供需关系呈现分化,部分车型因市场需求旺盛保值率较高,而一些车型则因市场竞争激烈或需求不足,保值率较低。同时,车企新车降价频繁,尤其是特斯拉为赢得客户而经常下调价格,这直接影响了其以往车辆的价值,使得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难以维持。
- 政策因素:补贴退坡迫使车企转向成本控制,间接影响二手车定价体系;电池回收标准的建立则推动行业形成更透明的残值评估模型,有利于提升整体市场的保值率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