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无轨电车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绿色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以下特点和发展情况:
- 技术特点
- 双源动力:普遍采用 “动力电池 + 线网” 的双源动力系统。在有线网路段,车载充电机可对电池充电并取电网电驱动车辆行驶;在无线网区域,能利用车载动力电池实现脱网行驶,解决了传统无轨电车依赖线网、脱线行驶距离短的问题,如宇通双源无轨电车就采用了相关先进技术。
- 智能充电与监控:随着技术发展,线网自动监控、智能充电系统等不断升级。例如部分城市的无轨电车采用远程后台对电站进行管理,可实现电站无人值守,提升管理效率,并能对故障、报警、负荷状态等进行详细分析。
- 车辆设计优化: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以降低空气阻力,提高运行效率;内部空间注重座椅布局舒适性和站立空间合理利用;车体结构选用轻质高强度材料,提升强度同时减轻重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运营情况
- 城市分布:目前中国仅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大连、青岛、武汉、郑州、太原等 13 座城市的无轨电车系统在保持运营。这些无轨电车线路多分布在市区主干线上,大多数位于老城区中。
- 市场规模:据相关统计,2017 - 2021 年,国内共销售 594 辆无轨电车,分布在北京、广州、青岛、上海、济南、郑州、保定、襄垣、武汉 9 座城市。其中宇通在多个市场销量占比达 53.9%,位居行业第一,市场对无轨电车的需求和认可有一定体现。
- 发展趋势
- 技术持续升级:继续结合电池或超级电容技术,进一步发展 “双源无轨电车”,减少对线网的依赖,同时可能会探索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等在无轨电车上的应用。
- 城市适应性改造:优化线网布局,使其与城市景观更好地融合,减少对城市风貌的影响,提升城市整体美观度。
- 政策支持:在 “碳中和” 目标背景下,无轨电车作为绿色环保交通工具,零排放、低噪音、使用寿命长、维修保养方便等优点契合环保需求,或成为城市公交电动化的重要补充,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