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 2025 年电车安全系数低,不过一些人可能认为电车存在安全系数低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电池方面
- 热失控风险:电车多采用锂离子电池,如三元锂电池,化学特性较为活泼。当电池遇到高温、外力撞击、穿刺、过充过放等情况时,容易发生热失控,进而引发燃烧或爆炸。例如,2023 年沪杭高速一辆上汽大众 ID.4X 纯电动车碰撞收费站设施后起火,因高压电以及锂电池的特性,使得车辆燃烧速度相对更快,留给驾乘人员的逃生时间更短。
- 电池老化:随着使用时间和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电池性能会逐渐下降,可能出现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延长等问题。同时,老化的电池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内部短路、过热等。
电气系统方面
- 漏电风险:电车的电气系统较为复杂,涉及高压电路。如果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不佳、线路老化或受到损坏,可能会发生漏电现象,对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 电磁干扰:电车的电机、充电器等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干扰,可能会影响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导航系统等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车辆失控。
智能系统方面
- 自动驾驶功能不完善:虽然电车的智能化程度较高,但目前的自动驾驶功能仍处于发展阶段,还不够完善。在复杂的路况下,自动驾驶系统可能会出现识别错误、决策失误等情况,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而且,部分驾驶员可能会对自动驾驶功能产生过度依赖,在驾驶过程中放松警惕,当自动驾驶系统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接管车辆。
- 软件故障:电车的各种功能大多依赖软件来实现,如果软件存在漏洞、缺陷或受到黑客攻击,可能会导致车辆的控制系统出现异常,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和安全性能。
使用和环境方面
- 充电问题:如果充电设施安装不规范、充电操作不当或使用劣质充电器,可能会导致电池过热、损坏,甚至引发火灾。此外,在一些偏远地区,充电设施可能不够完善,车主可能需要长时间等待充电,这也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 极端天气影响:在高温天气下,电车的电池和电机容易过热,影响性能和安全;在低温天气下,电池的续航里程会大幅下降,同时车辆的充电速度也会变慢。此外,暴雨、洪水等恶劣天气还可能导致车辆进水,损坏电气系统,引发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