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水淹后是有可能导电的。
电车的电池和电气系统通常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其电池包的防水等级通常能够达到 IP67 甚至更高。按照国标 IP67 标准,电池在一米深的水中浸泡半小时不会进水。并且,一些制造商还采用新型密封材料等新技术和新材料,使得电池包的防水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多数电车的三电系统防护等级可达 ip68 级别,意味着三电系统全部浸泡在水中也能保证功能正常,不会产生任何危险。此外,电车还会配备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当出现漏电、绝缘电阻降低等故障时,车辆会出现报警信息,提示驾驶员尽快离开车辆。
然而,当电车被水淹时,仍存在导电的风险,原因如下:
- 电池系统密封性下降: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系统的密封性可能会下降,涉水后有可能会出现电池包进水。电池组周边总线长时间泡水漏电概率也较高,电子散热孔和气孔也可能会进水。一旦电池包进水,水中的导电物质可能会引发电芯之间的短路,从而导致电池故障或失效,甚至引发火灾或爆炸。
- 低压系统防护不足:新能源车除了高压电系统外,还存在低压供电系统,由铅酸蓄电池供电,用电设备包括车机屏幕、雨刷电机、电控泵等。这些低压系统的线路及部件不像高压系统那样有着完善的防护,经水浸泡后容易加速老化、锈蚀等,可能会出现漏电现象。
- 车厢密封不严:如车身钢板焊缝处的密封胶、车门密封胶条等位置出现老化、密封不严等问题,水就有可能渗到车内。当少量的水进入地板下方时,车主很难发现。而地板内部隐藏着大量线束、控制器及电子元器件,它们的防水等级较低,进水可能导致这些部件工作不稳定甚至失灵,从而引发导电风险。
- 前仓内 “怕水设备” 受损:纯电动车型前仓内依旧设有大量 “怕水设备”,虽然一般车型的设计涉水深度通常在 450mm 左右,但如果超过这个深度,积水可能会损坏前仓内的设备,导致电路短路或漏电。
因此,为了确保安全,建议车主在遇到严重积水时,应尽量避免让电动汽车驶入水中。如果车辆不慎被水淹,应立即带上绝缘手套迅速断开车辆电源,并尽快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切勿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