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可能存在以下风险隐患:
电动自行车方面
- 充电安全隐患
- 过度充电:部分用户可能会整晚长时间充电,甚至超过 10 小时,过长时间充电会让电池发热、鼓胀甚至爆炸。
- 充电器使用不当:不同品牌、型号的电动自行车混用充电设备,或者使用劣质充电器,容易给电池带来损伤,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 充电位置不安全:在公共楼梯间、楼道、安全出口等人员疏散区域充电,一旦起火,会阻塞安全通道,造成人员伤亡。
- 电气故障隐患
- 线路老化:电动自行车使用时间过久,连接线路容易老化、松动,导致漏电、接触不良或短路,产生的高温容易引燃车辆的鞍座及装饰性塑料件等。
- 违规改装:一些车主擅自改装电动车的动力电源,或者加装音响、照明等,破坏整车电气线路的安全性能,充电时容易引发车辆电气线路过载、短路等故障。
- 行驶安全隐患
- 交通违法: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者存在逆行、闯红灯、在机动车道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 车辆故障:车辆的刹车、车灯等部件若未及时检查和维护,可能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影响行车安全。
电动汽车方面
- 电池安全隐患
- 热失控风险:电池部件老化、外部碰撞、高温天气、高负荷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电池热失控,引发火灾甚至爆炸。锂离子电池燃烧过程中还会释放有毒物质,潜在危险性大,且有复燃风险,易引发次生灾害。
- 充电安全:充电接口的型号、质量及稳定性等若不达标,可能在充电过程中出现过热、短路等问题。此外,充电设施安装不规范、充电环境不符合要求等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 智能网联安全隐患
- 网络安全: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越来越高,其面临网络攻击的风险也在增加。例如,黑客可能通过蓝牙钥匙系统的漏洞侵入车辆,控制车辆的某些功能,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 功能可靠性:一些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能存在功能不完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例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可能在需要时未能及时触发,或者自适应巡航系统在某些路况下出现误判,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 质量召回隐患
- 部件缺陷:部分电动汽车可能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导致某些部件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召回。如特斯拉曾因车顶纵梁装饰板因结构胶耐久性不足而分层脱落、驱动逆变器故障等问题召回大量车辆。
此外,无论是电动自行车还是电动汽车,都可能存在停放占用消防通道、不符合新国标等问题,面临被整治或无法上路的风险。使用者应关注相关政策法规,注意电车的使用和维护,以降低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