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电车在技术、市场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水平,以下是具体分析:
技术层面
- 电池技术: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有深厚积累和领先优势,如本田在2024年春季开始建设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丰田也计划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日产计划到2028财年推出搭载原装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 电驱动技术:日产的e-POWER系统具有创新性,采用全时电驱动设计,有极快的动力响应能力,电机低转速下即可输出最大扭矩,扭矩平台范围广,同时智能发电系统可实时补充电池电量,高性能电池充放电速率比传统储能电池高10倍。
- 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发展,日产计划推出下一代ProPILOT超智驾技术,覆盖高速公路、一般公路、私人住宅以及停车场等场景,实现Door-to-Door的自动驾驶技术。丰田部分车型搭载了带有激光雷达的ToyotaPilot高阶智驾系统,芯片算力达到544TOPS。
市场层面
- 本土市场:2024年日本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同比减少33%,降至59,736辆,销售占比跌破2%,市场表现不佳。曾经在日本国内纯电市场占比40%的日产汽车,销量跌至2021年以来最低,丰田的“bZ4X”销量增长缓慢,本田甚至直接停产了唯一的纯电车“本田e”。
- 全球市场:日系电车在全球市场份额受到中国和美国品牌的冲击,整体市场份额增长较为缓慢。但日产聆风曾经在全球市场取得一定成绩,销量超过50万辆。
产品层面
- 车型丰富度:相较于中国和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系电车的车型相对不够丰富,在纯电动SUV、MPV等细分市场的布局相对滞后。不过,丰田、本田、日产等也在加快推出新的纯电车型。
- 产品设计:在设计上逐渐向年轻化、智能化、科技化方向转变。如广州车展上,丰田的bZ3C外观设计个性前卫;东风日产N7采用贯穿式头灯、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等设计,风阻系数降到了0.208Cd。
品牌与战略层面
- 品牌影响力:丰田、本田、日产等在燃油车时代积累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电车领域,品牌优势没有在燃油车时代那么明显,消费者对其电车产品的认可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 转型战略:日系车企加大了在电动化领域的投资和布局。丰田在2024财年给出约2万亿日元的计划投资额,其中1.7万亿用于纯电动汽车等前沿领域;本田计划到2030年投资10万亿日元致力于向电动化转型;日产计划对电池产能领域投资4000亿日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