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比亚迪电车是什么样的电池

2025-03-26 04:16:08  阅读 11 次 评论 0 条

2025 年比亚迪电车主要使用的是第二代刀片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具体如下:

  • 第二代刀片电池

    • 电池类型:本质上属于磷酸铁锂电池。
    • 能量密度:能量密度达到 190Wh/kg,相比第一代刀片电池有大幅提升,使得纯电车型的续航能够突破 1000km。
    • 优化设计:采用新的布置方式,电芯像刀片一样,减少了模组,降低了重量,使得同样多的电芯所占用的体积更小、厚度更薄。在电池系统内将刀片电池单体纵向布置,使用了新型的、集成度更高的电芯连接件,并针对电极极耳的汇流片、监测元器件和冷却系统等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电池组的整包能量密度、一致性与安全性。
    • 性能提升:采用了新的电解液配方,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的低温放电能力。产品在 - 30℃时的放电容量为 80%,比第一代产品提高了 10%,并且高于三元电池。在同样续航能力的情况下,电池包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百公里电耗也会降低。此外,其放电速率将超过 14C,充电速率也将达到 5.5C 以上,电动汽车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将更为高效。

  • 钠离子电池

    • 应用车型:2025 年初,比亚迪宣布搭载钠离子电池的秦 EV、海鸥等车型正式量产。
    • 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已达 160Wh/kg,结合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让海鸥车型的续航突破 600 公里。
    • 成本优势:采用富铁锰基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原材料成本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降低 34%。以海鸥为例,电池包成本从 2.8 万元降至 1.8 万元,整车售价有望降至 6 万元区间。
    • 低温性能:在 - 20℃的低温测试中,钠电池的容量保持率达到 90%,解决了北方电动车在冬季续航 “腰斩” 的难题。内蒙古赤峰的用户实测表明,海鸥钠电版在冬季的实际续航达到 520 公里,远远超过同级别的锂电车型。
    • 技术路线:比亚迪采用双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层状氧化物体系适用于秦 EV 等中端车型,聚阴离子体系侧重于安全性与循环寿命,通过大圆柱全极耳结构设计,实现针刺、挤压零起火,循环次数超过 4000 次。还独创 “钠锂混合搭配” 模式,在低速行驶时优先使用钠电池,高速行驶时切换为锂电池,综合能耗降低 12%。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6941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