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卖电车的人可能有以下几种心态:
- 压力与焦虑并存
- 指标压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车企对销售人员的业绩指标要求日益严苛。如每天需完成一定数量的有效电话、试驾指标,每月有递增的销售任务,还有详细的制度化评估体系。完不成指标可能面临绩效改进甚至被辞退,这使销售人员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担心无法达标。
- 竞争压力:新能源汽车品牌不断增多,同一商圈往往有多家不同品牌的电车销售店。消费者选择增多,货比三家现象普遍,销售人员需付出更多精力与成本来留住客户,稍有不慎客户就可能被友商抢走,这让他们倍感压力。
- 乐观与期待交织
- 市场增长乐观: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呈增长态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2025 年新能源汽车含出口的销量预计达到 1650 万辆,增速接近 30%,内需有望达到 1500 万辆,渗透率预计超过 55%。市场的扩大意味着更多的销售机会,销售人员对潜在的业务增长抱有期待,相信通过自身努力能在增长的市场中获得更多业绩。
- 技术进步推动:2025 年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进入全面加速期,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趋于成为标准配置,人工智能技术也为产业带来新变革。电车的技术优势逐渐凸显,这让销售人员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更有底气,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满信心,期待凭借产品的先进技术吸引更多客户。
- 疲惫与坚韧同在
- 高强度工作疲惫:为完成各项指标,销售人员通常需要长时间工作,如从早上 9 点半一直工作到晚上 10 点。长时间的工作加上精神的高度紧张,使他们身体和精神都很疲惫。
- 职业坚韧: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但许多销售人员对这份职业仍有一定的坚持和执着。他们在电车销售行业积累了经验和客户资源,并且看到了行业的发展潜力,不愿意轻易放弃,希望在这个行业中继续发展,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此外,不同品牌的电车销售人员心态也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华为等头部智驾智舱供应商合作品牌的销售人员,可能因企业的雄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而更有信心;而一些知名度较低、销量不佳品牌的销售人员,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