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在中国便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市场竞争激烈
- 新车型大量上市:2025 年预计上市新能源车型超 150 款,其中 30 万元以下车型占比超 70%。众多新车为抢夺市场份额,会通过降价或提供优惠来吸引消费者。
- 头部车企占据份额大:2024 年中国新能源车年度产销量略超过 1000 万辆,比亚迪、吉利集团、长安汽车、理想等头部车企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留给尾部企业的生存空间小,它们可能会降价以争取销量增长。
- 造车成本降低
- 电池原材料成本下降:多家知名投行预测,电池原材料成本会持续下降。电池是电车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降低直接带动了电车价格下降。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公司都在努力降低电池成本,零跑汽车也因电芯采购价降低而开启了价格战。
- 技术成熟摊薄研发成本:车企的智舱、智驾、800V 平台等技术相对成熟,随着规模化效应的显现,研发成本被摊薄,使新车定价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
- 政策支持力度大
-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以旧换新政策,报废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的燃油车或 2018 年前注册的新能源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额度提升至 2 万元,这直接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电车的成本。
- 购置税优惠:2024 - 2025 年新能源车仍免征购置税(免税额最高 3 万元),2026 年起将减半征收。消费者为享受购置税优惠,可能会在 2025 年提前购车,车企也可能会利用这一政策调整价格,刺激消费。
- 产能过剩:全球经济萧条以及欧美对华汽车进出口政策收紧,导致中国电动车的产能虽然在不断提高,但其能够消化这些产能的市场规模正在缩小,国内市场成为主要消化产能的市场。在买车人数不变或者减少的情况下,车企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会采取降价销售的方式。
- 后期成本降低:三电系统的更新迭代,使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变得更好,电车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故障概率会越来越低,技术的普及也带来了售后门店维修保养成本的降低。快充技术和充电桩的普及,也让充电补能成本变得更低。保险方面,随着国内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政策相继出炉,“天价保费”“新能源车被拒保” 等情况越来越少,综合下来降低了电车的使用成本,也使得电车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