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可以走川藏线。主要原因如下:
- 充电设施逐步完善:2024 年 9 月 24 日,国道 318 绿色超级充电走廊全线贯通,川藏段已累计建成全液冷超充站 23 个,四川段超充站 11 个,平均间距 60 公里,平均海拔 3640 米。此外,蔚来计划在 2025 年推动建成新都桥、理塘、竹巴龙等一批换电站与西藏连通,进一步形成国道 318 川藏线换电走廊。同时,其他车企也在不断完善川藏线沿线的充电设施布局,如深蓝汽车计划在 2025 - 2026 年进一步缩短充电半径,细化充电分布,在川藏线沿途的人口聚集城镇、乡村及主要景区布局更多充电站。
- 车辆性能不断提升:如今的新能源电车在续航里程、动力性能、适应恶劣环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例如,一些纯电车型在高海拔地区动力响应迅速,操控精准,像极氪纯电车型凭借较好的能量控制和动能回收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续航担忧。而且电机在高海拔地区不像燃油发动机那样有明显的性能衰减,新能源车空调系统独立运行,不影响动力和空调效果。
不过,驾驶电车走川藏线仍需做好充分准备:
- 规划行程:提前了解沿途充电站的分布情况,利用相关地图软件或充电 APP 规划好充电点和行程路线,预留足够的充电时间,避免因充电不及时而耽误行程。
- 关注车辆状态:出发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池、电机、轮胎、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在行驶过程中密切关注车辆的续航里程和电池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行程。
- 应对特殊情况:携带备胎、千斤顶、拖车绳、三角架等应急工具,以及防滑链等应对恶劣路况的设备。了解当地的救援电话,以便在遇到车辆故障或其他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 考虑气候因素:高原气候多变,低温、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性能和续航里程,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行程,避免在极端天气下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