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存在涨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补贴政策调整:部分国家和地区可能会逐步减少或取消对电动汽车的购车补贴。如美国,如果特朗普上台可能会取消每辆电动车高达 7500 美元的购车税收抵免,这就相当于直接提升了电动车的购买价格。德国政府此前提供的购车补贴使电动车价格降低了约 5000 美元,补贴削减后,价格上涨了 12%。
- 技术升级与配置优化:电车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不断投入,提升了车辆的性能、续航里程和智能配置等。以特斯拉为例,2025 款 Model 3 后轮驱动版续航由老款的 606 公里提升至 634 公里,电池容量从 60 千瓦时提高到 62.5 千瓦时,同时外观和内饰也进行了多项改进,这些升级使得车辆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上涨。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将续航里程提升至 719 公里(CLTC 工况),双电机总功率达 331 千瓦,能耗降低的同时风阻系数低至 0.22cd,其搭载的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硬件 AI4.0 全系标配,技术升级直接支撑了溢价空间。
- 原材料价格波动:锂、镍等关键金属是电车电池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其供应情况会影响电池成本。若因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原材料供应紧张,电池成本可能会短期反弹,进而推动电车价格上升。
- 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如果某一车型或某一品牌的电车市场需求旺盛,且供应相对紧张,企业可能会通过涨价来平衡供需关系或提高利润。如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版因供不应求导致提车周期延长至 6-10 周,通过涨价可以调节订单结构,引导消费者转向利润率更高的车型。
- 保险成本增加:电车的保险成本相对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电车价格的上涨。一方面,电车的维修成本高,电池包更换成本高昂,激光雷达等零部件的维修费也较高;另一方面,电车的出险率居高不下,性能风险和智驾漏洞导致事故率相对较高,保险公司理赔压力大,因此会提高保费,而这部分成本可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