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杭州很多人开电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政策支持
- 牌照获取容易:杭州实行汽车限牌政策,而新能源汽车不受限牌令规则的限制,上牌无需参加摇号或竞价,降低了购车门槛,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选择电车。
- 财政补贴扶持:对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予以财政补贴扶持,在乡村、既有小区等充电设施短板区域建设的公用充电设施予以倾斜,这有助于完善电车使用的基础设施,间接推动了电车的普及。
- 基础设施完善
- 公共充电桩数量增加:杭州交通统筹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沿线充电桩建设,推动 “交通 + 能源” 融合发展。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设充电桩(车位)481 个,总量居全省首位,且 2025 年还将持续推进建设。同时,普通公路沿线、乡村地区的充电桩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杭州 191 个乡镇街道已实现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全覆盖,涵盖城市公共、城际高速、乡镇等领域的普惠性充电网络已基本形成。
- 充电设施布局优化:相关部门科学选择意向站址,优先在乡镇文化礼堂停车场、居民集中安置区、民宿停车场、乡村旅游重点村落等选址布局公共充电站。同时,加快推进智慧车联网服务平台覆盖接入,集成找桩用桩、商业信息推送、社交互动等一体化充电服务体验,并将车联网服务信息向杭州充电设施市级平台、民生地图平台等推送,让车主 “找桩不难”。
- 使用成本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很多。这两年,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车的价格持续走低,很多车企喊出了 “电比油低” 的口号,加上免购置税,消费者可以用接近油车的价格买一辆功能更多、配置更丰富的电车,日常使用成本也更低。
- 消费观念与科技发展
- 智能体验好:浙江民营经济发达,老百姓购买力强,且外向型经济让浙江人养成了积极拥抱新事物、追逐潮流的消费习惯。电车在人机互动、智能驾驶等方面带来的全新体验,是目前燃油车比较欠缺的部分,即使是年纪较大的购车者,也对智能电动车持欢迎态度,认为其带来的智能体验更有安全感,包括停车、开高速等都更省心。
- 环保意识强:一线城市的产业相对高级,城市里高学历年轻群体也更多,这部分人群对新鲜技术的兴趣更强,环保意识也更好,更愿意选择电车作为绿色出行方式。
- 技术进步:电池技术革新,半固态电池技术有望大规模应用,能量密度更高,能显著提升电车续航里程。800V 技术普及,2025 年 90% 的电车或将标配该技术,充电效率大幅提高,以往充电 40 - 50 分钟的场景,将缩短至 30 分钟甚至更短,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