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高速行驶时,电车和油车在以下方面存在较大区别:
- 补能方式与效率
- 电车:补能方式有家用充电桩、快充和换电。虽然宁德时代 6C 电池技术已实现 10 分钟补能 350 公里,全固态电池预计两年内量产,续航可达 1000 公里,但目前在高速上仍面临充电桩覆盖率不足、部分服务区充电桩数量少、充电排队等问题。即使是换电模式,在节假日也可能需要排队。
- 油车:加油站在高速服务区的覆盖广泛,加油过程仅需 5 分钟左右,基本不存在补能焦虑,能更快速地完成补能继续行驶。
- 智能化水平
- 电车:电子化架构更精简,算力更高,天然适配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像华为乾崑智驾、比亚迪天神之眼等系统,依托云端数据持续迭代,已实现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可提供更智能便捷的驾驶体验,如自动跟车、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在高速上能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 油车:受限于机械结构,智能化升级空间有限,多数仍停留在 L2 级别辅助驾驶,在智能驾驶的功能和体验上相对电车较为逊色。
- 动力性能
- 电车:动力响应迅速,电机可以在瞬间输出最大扭矩,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强烈,在高速上超车等操作较为轻松。而且电机的动力输出线性,加速过程平稳且安静。
- 油车:虽然也有较强的动力表现,但发动机需要通过转速攀升来输出足够动力,动力输出相对滞后,在一些紧急加速或超车场景中,响应速度不如电车。不过,大排量发动机的燃油车在高速上的动力质感独特,具有不急不缓、徐徐发力的线性、平顺和从容感。
- 使用成本
- 电车:在高速上,电车电耗会增加,若冬天开空调,百公里电耗可能达 20 度左右。服务区充电价格较高,每度电 1.8 - 2 元左右,以 600 公里高速为例,电费约 216 元。
- 油车:油车高速油耗相对稳定,一般百公里油耗 7 升左右,按 92 号油价 7.79 元 / 升计算,600 公里油费约 327.18 元。但电车的保养成本比油车低 60% 以上,长期使用下来能节省不少费用。
- 车内噪音
- 电车: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声,主要噪音来自风噪和胎噪,车内相对安静。部分高端电车的隔音降噪效果好,能为驾乘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
- 油车:发动机噪音、风噪和胎噪在高速行驶时较为明显,尤其是一些老旧车型或隔音较差的车辆,车内噪音较大,会影响驾乘体验。不过,一些高端油车通过优化隔音材料和技术,在高速上的噪音控制也能达到较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