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快充发热可能会导致以下情况:
- 电池寿命缩短:
- 加速电池老化:快充过程中,大电流使电池内部电阻产生大量焦耳热,高温会加速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导致活性物质损失,SEI 膜分解,进而使电池容量衰减,循环寿命缩短。例如,高温环境下,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能缩短 50% 以上。
- 加剧电池材料应力:频繁的温度波动会加剧电池材料的应力,使电池内部结构逐渐受损,进一步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 电池性能下降:
- 降低充电效率:当电池温度高于 45℃时,充电容量会明显下降。因为高温会使电池内阻增大,限制充电电流,充电系统可能会自动降低充电电流,甚至停止充电,导致充电时间延长,效率降低。
- 影响电池一致性:电池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会导致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老化速率不同,影响电池组的一致性,使电池组的整体性能下降。
- 安全风险增加:
- 引发热失控:极端高温可能导致热失控,引发电池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快充状态下,若正极温度过高、负极温度过低,产生析锂效应,会大幅降低电池的临界温度,使热失控风险增加。
- 其他安全隐患:温度升高还可能引发电池材料的热失稳定性,如正极材料的结构破坏、电解液的挥发、电解液中溶解性盐的析出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不过,2025 年的电车在技术上已有一定进步,如具备独立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热管理系统。BMS 能监测电池参数,动态计算合适的充电速度,热管理系统可在电池温度上升时启动降温,将电池维持在最佳工作温度,以减少快充发热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