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广汽传祺电车可能被认为 “不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品牌与产品转型方面
- 新能源转型慢:当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凭借电动化弯道超车时,传祺的新能源布局却迟迟未见爆款。传祺在混动技术领域虽早有布局,发布了全栈自研的超级混动技术,但整体新能源车型布局和推广速度相对较慢。
- 产品定位尴尬:广汽传祺承载着广汽集团插电混动车型的技术转型,埃安则负责纯电转型。但 2025 年埃安也将推出插混车型,这使得传祺的定位愈发尴尬,在外部竞争与内部资源协调中面临更大挑战。
产品质量方面
从黑猫投诉等平台的信息可知,广汽传祺电车存在不少质量问题。例如有车主遇到刚购买的传祺 E9 冠军版本交车不到,还有车辆维修后杠时,4S 店在车主不知情下拆下电池充电,之后电池出现问题;360 环影偶发画面抽搐;车辆起步抖动严重、行驶途中突然没动力等。
售后服务方面
广汽传祺 4S 店存在诸多服务问题,影响消费者对其电车的评价。如有的 4S 店倒闭,导致车主前期购买的保养套餐券无法使用;4S 店以欺瞒方式克扣置换补贴;车辆出现问题后,4S 店推诿扯皮,技术人员水平有限,无法解决问题等。
市场竞争方面
在轿车、SUV 和 MPV 细分市场,广汽传祺面临着众多竞争对手。在 SUV 领域,传祺 GS4 已不复当年勇,面临着自主品牌如哈弗 H6、比亚迪宋系列车型的持续冲击;轿车市场的影豹销量不温不火;MPV 市场的 M8、M6 以及 E8 等车型,也面临着腾势 D9 等车型的冲击。
智能驾驶方面
2025 年智驾已成为衡量车企能力的重要指标。广汽虽推出星灵智行,有覆盖多算力区间的智驾方案,并将逐步覆盖传祺等三大品牌全系车型,但相比一些头部自主车企,其智驾战略落地和展现速度可能较慢,在智驾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