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在多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形态,以下是相关介绍:
技术层面
- 电池技术: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产品加速量产。国内企业在半固态电池技术上已形成先行优势,2025 年国内固态技术内容(半固态与准固态等)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包括车载与非车载领域)有望突破 10GWh。全固态电池尚处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和验证阶段,有望在未来 2 - 3 年完成小批量量产上车。
- 智能技术:智能化进入全面加速期,基础智能化有望实现全面覆盖,L2 级以上辅助驾驶的渗透率则将达到 65%。AI 技术在汽车智驾、智舱等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AI 模型将以智能体的形式覆盖汽车产业的 “研、产、供、销、服” 全流程。
产品层面
- 外观设计:以埃安 AION UT 为例,10 万以内起售的纯电小车开始注重外观的精致感,圆润的车头搭配独特的大灯设计,通过大灯造型、引擎盖线条以及漆面质感等细节处理,提升车辆整体精致度。
- 车内配置:10 万内起售的纯电小车在中控屏配置上更加注重平权,如埃安 UT 全系给到 14.6 英寸大尺寸中控屏,且支持 CarPlay 以利用手机算力。高端车型在座椅舒适度、内饰质感等方面不断升级,如 2025 款小鹏 G6 前排座椅支持通风、加热、按摩等功能,还升级了无线充电区软包、搭载 Microfiber 超纤绒顶棚等。
- 性能提升:在动力方面,一些纯电小车起步就配备较大功率电机,如埃安 UT 起步给到 100kW 电机,动力强劲。在高速行驶稳定性方面,部分车型通过增加胎宽来提升操控性,如埃安 UT 入门版采用 215mm 宽胎。同时,电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主流电车续航至少在 600 - 700 公里,甚至能突破 1000 公里,像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 PLUS,续航达 1000 公里,最快 10 分钟就能充 600 公里的电量。
市场层面
- 市场销量: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1650 万辆(含出口),增速接近 30%,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 55%。其中插混、增程式动力的车型销量将超过 800 万辆,在新能源整体销量占比接近 50%。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有望达到 90 万辆,同比增速 80%,渗透率预计达到 30%。
- 能源形式:多能源形式并行,插混、增程式动力车型在 2025 年成为新能源增量中的主要力量,纯电与燃油动力技术的融合将持续发展。
产业层面
- 供应链:跨国车企主力加速新本土化发展,从两头在外转向在中国打造技术底座、与中国零部件企业建立合作。
- 盈利模式:汽车企业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从盲目扩张转向战略聚焦,注重品牌、架构、市场、业务技术等方面,并探索围绕整车生命周期的新盈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