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非都采用后驱,只是后驱在电车中较为常见,主要原因如下:
性能优势
- 操控性更好:后轮负责驱动,前轮专注于转向,使车辆在转向时更加敏捷精准,转向反应更迅速。车辆在过弯时,后轮驱动能让车辆的姿态更稳定,更易于驾驶者控制,带来更强的操控乐趣。如特斯拉Model3后驱版,在日常驾驶和赛道体验中都展现出了出色的操控性能。
- 加速和爬坡能力强:车辆加速或爬坡时,重心会向后转移,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能更好地将动力传递到地面,有利于车辆获得更强的动力和速度表现,避免出现打滑现象。比如满载爬坡时,后驱电车的动力输出会更稳定。
- 扭矩输出优势:电动机扭矩大、响应速度快,后驱布局能让后轮更直接地输出扭矩,在起步和加速过程中,可充分发挥电动机的扭矩优势,实现快速平稳的加速。
结构优势
- 简化结构与成本:相比四驱系统,后驱不需要复杂的分动箱、传动轴等部件来实现多轮驱动,结构相对简单。这不仅降低了生产制造的复杂度,还能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后期维修保养时,由于结构简单,维修难度和成本也相对较低。
- 空间布局合理:电动机体积小、重量轻,布置在车辆后部,不会像传统燃油车发动机那样占用大量空间,能为车内腾出更多的乘坐和储物空间。特别是对于小型电车,后驱布局可以使车内空间利用更加高效,提升车辆的实用性。
- 重心分布优化:电池组通常布置在车身底部,靠近车辆中心位置,后轮驱动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重量分布,使车辆前后重量分配更均衡,降低车辆的重心,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能耗与续航优势
- 能量损失小:后驱设计的电动机直接连接到后轴,动力传输路径短,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较小。相比前驱或四驱系统中复杂的传动装置,后驱能更有效地利用电池能量,将更多的电能转化为车辆的驱动力,从而提高续航里程。
- 制动能量回收效率高:在制动过程中,后驱电车的后轮承担了较大的制动负荷,这使得后轮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将车辆的动能更有效地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回电池,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续航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