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年前做电车生意有一定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总体来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下是具体分析:
机遇
- 政策支持:1 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政策扩大了补贴覆盖范围,将刺激更多消费者更新换代,直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有助于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
- 市场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1600 万辆左右,增幅接近 25%。车百智库研究部的预测更为乐观,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内需加出口的销量预计 1650 万辆左右,增速约 30%;国内渗透率将超过 50%,有望达到 55% 左右。
- 消费趋势:新能源乘用车在下沉市场的良好涨势有望在 2025 年继续。2024 年,我国三线及以下区域乘用车终端消费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增长明显。新能源乘用车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销量增速超过 50%,高于一、二线城市的不足 40%。
- 技术进步:中国拥有超大市场规模,能快速促进技术迭代,且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新技术的接纳程度更高。2025 年被视为基础智能化快速普及之年,AI 上车也可能成为关键趋势,这将提升电车的产品力和吸引力。
挑战
- 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企业众多,品牌频繁背刺,市场竞争压力大。不仅有传统车企加速转型新能源,还有众多新势力品牌和科技企业纷纷入局,市场份额的争夺十分激烈。
- 消费者观望:当中国汽车消费进入以 “存量替代” 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加之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价格刺激边际效用减弱,内生动力不足,国内汽车市场的实际需求依然偏弱。部分消费者可能会持观望态度,等待更好的产品或价格出现。
- 季节性因素:年前通常是汽车销售的旺季,但也可能受到春节假期导致 1 月工作日减少、2024 年底需求透支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预测,2025 年 1 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 175 万辆,同比下降 14.6%;新能源汽车零售预计 72 万辆,渗透率约 41.1%。
如果能充分利用政策机遇,精准定位市场需求,特别是下沉市场和特定消费群体,突出产品的差异化和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同时合理应对竞争和季节性因素,2025 年年前做电车生意仍有较大的成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