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开油车或开电车主要是指在 2025 年这个时间点,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实际情况和偏好等来选择以燃油为动力的汽车(油车)或者以电力为动力的汽车(电车)作为出行交通工具。
选择油车的情况
- 长途出行频繁:如果经常需要进行长途旅行、跨省出差,油车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加油站网络遍布全国,加油过程迅速,5 分钟左右就能加满油,可续航 500 - 1000 公里,无需担心续航问题。而电车在高速行驶时续航会缩水 30% - 40%,且节假日充电排队问题突出,会耽误行程。
- 所在地区充电设施不完善:在充电桩覆盖率低的偏远地区、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等地方,油车加油方便,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而导致车辆无法行驶。
- 追求车辆保值率:一般来说,油车的技术成熟度高,市场认可度也高,所以保值率普遍比电车高。例如,三年车龄的比亚迪汉 EV 残值率仅 45%,而丰田凯美瑞混动版仍保持 60%。
- 对新技术接受度低:部分消费者更信赖经过长期发展和验证的燃油车技术,认为其性能稳定可靠,对于电车的快充技术、电池寿命等方面存在担忧。例如,2025 年主流电池循环次数虽可达 2000 次,但相比油车发动机等部件的耐久性,一些人仍觉得电车电池存在不确定性。
选择电车的情况
- 城市通勤为主:对于日常在城市内短途通勤(单程<100 公里)的消费者,电车充电成本低,约为油车的 1/3 - 1/5,且维护简单,无需进行发动机保养。同时,电机起步快、静谧性强,在拥堵路况下驾驶体验更好。
- 充电条件便利:如果有家用充电桩,或者居住、工作地点附近有充足的快充站,能方便地为电车充电,解决续航焦虑,并且夜间低谷电价低至 0.3 元 / 度,充电成本非常低。
- 追求科技体验:电车在智能化方面普遍领先,如自动驾驶、OTA 升级等功能,能为驾驶者带来更具科技感的出行体验。例如特斯拉的 FSD、小鹏的 NGP 等智能驾驶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和安全的驾驶辅助。
- 享受政策优惠:尽管 2025 年政策红利有所消退,但部分地区仍有新能源车免购置税、免费牌照等政策,如广州可能全面取消新能源车指标限制,能为车主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