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车少,在 2025 年是否购买电车可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优势方面
- 适合短途通勤:如果日常通勤距离短,比如几公里,电车更为合适。因为油车在短途行驶中,发动机还未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就已到达目的地,不仅油耗高,还容易产生积碳,且可能需要提前保养。而电车则没有这些顾虑,也不用担心损耗电池,还可以通过 APP 提前热车。
- 政策补贴优惠:2025 年部分地区仍有针对电车的补贴政策,如置换补贴或报废补贴等。在限牌城市,新能源车通常可以直接上绿牌,能为车主节省摇号成本或购买牌照的费用。
- 驾驶体验好:电车的静谧性好,起步响应快,智能配置丰富,能显著提升驾驶感受。许多油车上没有的科技功能,在电车上往往是标配,软件系统和智能驾驶方面也比油车更先进。
- 降低用车成本:虽然开得少,但如果驾驶习惯改变,电车的低成本出行可能会让你更愿意开车出门。2024 年电车的月均里程较高,因为开电车的成本低,即使一年开不到 1 万公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费用。
劣势方面
- 购车成本较高:同级别车型中,电车售价普遍比油车高出 2-6 万元。这相当于预支了几年的油费差价,对于低频用户来说,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通过节省的油费来填平这一差价。
- 存在电池相关问题:电池衰减是长期使用的潜在风险,尽管厂商通常承诺 8 年质保,但实际使用中电池容量每年可能衰减 2%-5%。如果需要自费更换电池,成本较高,可达整车价格的 40%-60%。
- 保险费用较高:由于电池事故维修成本极高,电车的保险费用比油车高出 15%-25%,年均保费差额可达 2000 元左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使用成本。
- 保值率较低:当前电车的保值率普遍比油车低 20% 左右,且电池技术快速进化,可能导致现款车型加速贬值。相比之下,油车的二手市场更成熟,车主在 3-5 年换车周期内的损失相对较小。
如果开车少,且主要是短途城市通勤,家里能安装充电桩,对车辆的智能配置和驾驶体验有较高要求,同时所在地区电车补贴政策好、充电设施较完善,那么可以考虑购买电车。但如果注重车辆的保值率,担心电池衰减和高昂的保险费用,或者经常有长途出行需求、充电不便,那么油车可能是更务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