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可以走水,但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风险,需要谨慎对待。
电车走水的可行性
- 关键部件防水性能好:电车的电池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封防水性能,防护标准普遍为 IP67,部分品牌甚至更高。这意味着电池可在短暂浸泡于水中时不受损。同时,电机和控制系统等部件也有特殊的密封和防水措施,一些车型的防水等级能达到 IP68。例如,特斯拉 Model 3 和蔚来 ES6 都达到了 IP67 的防水等级,比亚迪汉 EV 则达到了 IP68 的更高级别。
- 没有发动机进气口限制:与燃油车相比,电车没有发动机进气口,不用担心水从进气口进入发动机导致熄火等问题,理论上涉水能力更强。
电车走水的安全风险
- 低压电路和部分电子设备易受损:电车的低压电路一般不具备防水能力,进水可能引发短路。而且,车辆使用的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多,布线复杂,这些高精度仪器涉水后也容易造成短路,影响车辆安全。
- 乘员舱可能进水:乘员舱基本不具备防水功能,车门密封胶条主要用于防尘,防水效果不理想,水可能会顺着缝隙进入车内,浸湿地垫、座椅等,若未及时处理,会导致发霉、异味及加速磨损等问题。
- 其他风险:积水会影响视线,可能导致底盘、电池被路面的坑洼、杂物等损伤。涉水后,车身某些部位可能形成 “积水区”,由于通风不畅,积水长期不能蒸发,汽车的金属部件容易生锈,影响使用寿命。
安全涉水建议
- 观察积水情况:在遇到积水路段时,先充分观察积水深度、路面是否坚实以及行驶路线中是否有异物及障碍等,不要盲目驶入。一般建议涉水高度不超过轮毂中心点,最高不超过轮毂的 2/3 处,水深最好不要超过轮胎的半径。
- 控制车速:如果要涉水,应保持时速在 30 千米 / 小时以下匀速行驶,保持直行前进,一气通过,切勿在涉水过程中停车、换挡或急打方向盘。
- 涉水后处理:车辆涉水后,应尽快停在安全位置,切断电源,不要自行修复或重启,等待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处理。即便只是轻微涉水,并未出现故障情况,也不可以立刻充电,一定要等到车辆完全晾干后再进行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