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没有公开的权威统计数据能明确表明 2025 年香港外贸骗局案例的具体数量及是否增多。不过,从一些相关报道和信息可以看出,涉及香港的外贸骗局仍有发生。以下是一些近期发生的与香港有关的外贸骗局案例及相关风险情况:
- 香港银行账户代收货款骗局:佛山一家家具公司负责人王先生遭遇外贸交易中的香港账户收款骗局,最终法院判决家具公司扣除 4 万元后,将其余货款退还给货运代理公司。当香港账户资金流动涉及高风险区域或来源不明时,易引发税务部门调查,导致账户冻结、罚款等后果,这也常被诈骗分子利用,使一些外贸企业面临风险。
- 冒充香港客户换汇骗局:诈骗分子冒充 “香港客户”,主动联系房产中介,谎称需要兑换人民币,并允诺高额佣金或低于市场汇率,诱使中介为其寻找换汇对象。利用香港地区银行支票入账不等于到账,存在核账期的机制,在收到受害人的人民币后再撤回转账,从而实现诈骗目的。
- 虚假客户诱导支付佣金骗局:骗子伪装成客户发询盘,对产品需求明确、数量可观、金额较大,且不介意价格,还表示需 20% 返佣,并要求通过香港指定银行账户付款。在收到银行到账短信后,骗子会催促外贸企业支付佣金,若企业用私人账户打款,就会落入圈套,因为所谓的 “到账” 并非真正入账,之后骗子会撤销美金付款,让企业遭受损失。
此外,2024 年香港整体罪案上升 5%,主要原因是诈骗案高发,共录得 44,480 宗诈骗案,较 2023 年上升 11.7%,其中 61.8% 为网上骗案。虽然这些诈骗案并非都与外贸相关,但整体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香港地区诈骗风险较高,外贸领域也难以完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