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即使存在局部缺电情况,仍推行电车主要有以下原因:
- 能源安全战略考量:中国对外石油依赖度超过 70%,其中汽车消耗石油占比较大,且进口石油海上通道易受外部威胁。发展电车能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增强能源自给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传统燃油车尾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电车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尾气排放,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并且中国提出了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发展电车是实现 “双碳” 目标的重要举措,能有效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 技术进步推动:电车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如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使电车续航里程增加;充电技术改进,像 800V 高压充电技术、5C 电池技术的应用,让充电速度大幅提升,12 分钟即可从 10% 低电量充至 80% 的电量,解决了用户的充电焦虑。此外,超级增程汽车的出现,使增程车纯电续航可达 400km 以上,综合性能得到优化。
- 产业发展与经济带动: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中国国产车在高端市场短时间内难以超越外国品牌。而新能源电车领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目前中国出口汽车量已连续两年世界第一,电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电池、电机、电控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 电网优化与智能调控需求:V2G(Vehicle to Grid)双向充放电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电车不仅是电能的消费者,还可作为移动储能单元,在电网负荷低时充电,在电网负荷高时向电网放电,起到调峰作用,优化电网负荷管理,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 长远能源布局考虑: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发展迅速,如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但存在发电不稳定和电力消纳问题。发展电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难题,将多余电能存储在电车电池中,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 用户体验与成本优势:电车的驾驶体验和乘坐体验较好,具有动力强、噪音小、振动小等优点。同时,在日常使用成本上,电车的电费一般低于燃油车的油费,且保养成本相对较低,长期来看能为用户节省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