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在智能化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智能驾驶能力更强:
- 先进的智驾系统:许多电车品牌搭载了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如华为乾昆智驾、比亚迪天神之眼等,这些系统能够通过云端数据迭代不断优化算法,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例如,阿维塔 12 车型集成华为乾崑智驾 ADS3.0,支持全国无图 NCA 模式,自动驾驶决策能力显著增强。
- 高算力支持:新能源车因电子架构精简,算力更强,天然适配高阶自动驾驶。2025 年,电车的算力普遍突破 1000TOPS,能够支持复杂的智能驾驶任务和持续的 OTA 升级,而传统燃油车受限于机械结构,智能驾驶多停留在 L2 级。
- 多传感器融合:电车通常配备了丰富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通过多模态融合技术整合这些传感器的数据,能够更精准地感知周围环境,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如极氪 001 采用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与智驾系统,提供高阶无图城市 NZP 功能。
- 智能座舱体验更好:
- 语音交互升级:借助 AI 大模型的发展,电车的语音交互功能得到极大提升。例如,比亚迪腾势 N9 车型深度整合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吉利银河 L6 全球首搭吉利全场景 AI 大模型,都显著提升了语音交互体验和个性化服务推荐。小鹏汽车 P7 + 车型搭载的自研 X - GPT 大模型和 AI 天玑 5.4.0 系统,支持更深层次的语义推理,使语音交互更加自然流畅。
- 多屏联动与场景化服务:智能座舱通过多屏联动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展示和便捷的操作体验,如起亚 EV5 的智能座舱通过 27 英寸三联屏与 11.3 英寸 HUD 实现四屏交互。同时,基于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场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自动调整座椅、空调、音乐等,打造舒适便捷的驾乘环境。
- 车网协同更紧密:
- V2X 通信技术:电车支持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V2X),能够获取实时交通信息、路况预测等,提前规划行程,提高出行效率。例如,通过与智能路网的连接,车辆可以在路口实现智能通行,减少等待时间。
- OTA 升级:电车可以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TA)实现软件的远程升级,不断优化车辆的性能、功能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持续的更新和改进体验,无需到 4S 店进行繁琐的升级操作。
此外,电车在动力响应和能量管理上也具有一定智能化优势。例如,电车电机响应速度快,在自动驾驶的精准控制方面更具优势,并且可以通过智能能量回收系统,根据路况和驾驶习惯优化能量回收效率,提升续航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