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并非不做碰撞测试,而是电车的碰撞测试存在一些特点和不同之处,导致可能给人一种不做碰撞测试的错觉,主要原因如下:
- 结构差异:电车的电池通常分布在整个车身,不像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油箱集中在前后部,发生碰撞时燃油泄漏和爆炸风险较低,所以设计时对特定部件的防护考量不同,这可能使人们认为电车不需要像燃油车那样进行碰撞测试。
- 测试难度和成本:电车的电池组构造复杂,在碰撞测试中需要特别关注电池组的安全性,如碰撞后要模拟泡水、高温静置等,监测电池隐性故障,且要求碰撞后电池必须保持一定时间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量符合标准等。这使得电车的碰撞测试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可能导致一些测试机构和车企在测试安排上更为谨慎。
- 标准不完善:由于新能源发展年限较短,车企在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目前还没有十分权威的机构能够形成统一且独立于新能源汽车的判断准则,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与碰撞实验的测评争议不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车碰撞测试的开展和公开。
- 车企顾虑:车企担心测试结果不理想会影响品牌形象和销量。例如,测试结果显示维修经济性差或出现一些虽符合国标但可能引发消费者担忧的情况,车企可能会选择不公开测试结果,导致公众看到的电车碰撞测试信息较少。
但实际上,电车的安全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是核心考量因素,车企会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相关标准的不断完善,电车的碰撞测试也在逐渐规范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