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东北是比较适合比亚迪电车的,原因如下:
- 技术进步提升适应性:
- 电池热管理系统优化:比亚迪从 2019 年开始配置电池热管理系统。当电池充电时,可通过调节电池散热回路里 PTC 水加热器的功率,控制水温度和流量,保障电池在冬季也能在适合温度下发挥最佳充电效率和活性。车辆行驶时,能通过热泵、动力电池、动力系统深度集成的方式回收余热。像腾势 N7 配备全球首创的脉冲自加热技术和高功率双枪超充电技术,可满足全场景加热需求;D9、方程豹和宋 L 等车型配备宽温域高效热泵空调系统,为整车提供恒温环境。
- 续航能力提高:如今比亚迪电车的续航有了显著提升,纯电车型续航多在五六百千米,插混车型纯电续航也能达到 100 - 200 千米。即使冬季续航衰减,实际可用续航仍比前些年的车型高很多,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
- 实测表现出色:
- 混动车型油耗低:2025 款宋 PLUS DM - i 在黑龙江哈尔滨气温 - 20℃至 - 16℃的极端寒冷条件下实测,平均亏电油耗仅为 4.64L/100km,远低于同级别传统燃油车。海豹 06DM - i 在哈尔滨零下 20 度环境下,城市工况、高速工况和市郊混合路况的实测综合油耗分别为 3.8L/100km、3.9L/100km 和 3.7L/100km,表现惊艳。
- 纯电车型续航有保障:海豚在沈阳冬季耐力试驾中,实际耐力接近 NEDC 标称耐力的 79%,续航能力足以满足日常通勤,且快充半小时就能达到 80% 的电量。
- 市场表现与消费者认可:在哈尔滨,比亚迪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从 2017 年的 0.6% 提升到 2024 年 10 月末的 20%,销量稳居第一。越来越多东北消费者选择比亚迪电车,说明其产品在当地得到了认可。
- 政策支持:国家及地方有各种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如购买补贴、以旧换新补贴等,能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同时,各地也在通过补贴等政策引导充电设施向县城、高速路推广,改善充电环境。
不过,比亚迪电车在东北使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如低温下电池充放电效率降低,纯电车型续航会有一定程度缩水,充电设施分布还不够均衡等。但总体而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2025 年比亚迪电车在东北的适用性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