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价格降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电池成本下降:
- 原材料价格下跌:电池级碳酸锂原料价格暴跌,作为电芯重要原料,碳酸锂价格从 2022 年底约 60 万元 / 吨,短短一年下降 80%,一度跌破 10 万元 / 吨,带动电池价格下降。
- 产能过剩:前些年新能源市场火热,电池厂及行业外公司纷纷扩充产能,但新能源车销量未达预期增速,市场供过于求。如 2023 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 616.3GWh,装车量 387.7GWh,出口 127.4GWh,仍有 101.2GWh 库存,促使电池厂降价销售。
- 新技术发展:钠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出现,雅迪已发布四款搭载钠电池的电动车。钠电池具备快速充电、长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等优点,且原材料成本低,随着批量生产,有望降低电动车整体售价。
- 市场竞争激烈:
- 销量下滑:2024 年电动车销售市场不景气,大品牌销量下滑、利润降低,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降低利润发起价格战,小品牌只能以更低价格吸引消费者,2025 年这种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推动电车价格下降。
- 库存压力:2024 年 11 月 1 日电动车新标准实施,不符合标准的车辆禁止上市销售,商家库存车增多。部分商家为处理库存,采取降价促销策略,即便政策管理严格,一旦松动,库存车重新进入市场,也会拉低价格。
- 政策环境变化:电动车政策调整频繁,消费者使用中常遇违规问题,被交警罚款甚至扣车,引发不满,导致电动车销量受到影响。为提振销量,制造商可能采取降价促销策略。
- 规模效应显现:随着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增加,规模化生产得以实现,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就像日本电产预测,到 2030 年其面向电动汽车生产的电机数量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40% 到 45%,规模扩大节约的成本会反映在车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