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没有确切数据表明 2025 年哪种电车最容易自燃。但一般来说,使用三元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完善、存在设计缺陷或生产质量问题的电车,自燃风险相对较高。以下是具体分析:
- 电池类型:三元锂电池的燃点约 200℃左右,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的 700℃左右要低很多,在受到针刺、挤压、过度充放电等情况时,更容易出现热失控,进而引发自燃。像问界 M9 采用的就是三元锂电池,虽然其搭载的宁德时代电池通过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但理论上其自燃风险仍高于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
- 电池管理系统:BMS 负责监控电池状态,若无法及时察觉电池异常,如过充、过放、过热等,可能导致热失控,增加自燃风险。一些技术不成熟或成本受限的电车,其 BMS 可能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保障电池安全。
- 车辆设计与生产质量:车辆的整体设计如果不利于电池散热,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工艺缺陷,如电池包密封不严、线路连接不牢固等,都可能引发短路、漏电等问题,从而导致自燃。例如,极氪 009 在 2025 年 3 月 18 日的事故中,车辆高速行驶中与护栏多次撞击后起火,可能与电池包外壳被刺穿,内部结构因形变引发短路等有关。
- 使用和维护情况:不当的使用和维护也会增加电车自燃的可能性。例如,经常使用快充且充电时间过长、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下充电、车辆发生碰撞或底盘磕伤后未及时检查维修、私自改装车辆电路等,都可能对电池和车辆系统造成损害,引发自燃。
另外,据一些统计数据显示,在已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中,比亚迪的自燃事件数量相对较多,以 18 起自燃事件高居榜首,特斯拉紧随其后,发生了 4 起自燃事件,理想、小鹏和力帆则并列第三名,均发生了 3 起自燃事件,但这并不能直接说明这些品牌的电车就是最容易自燃的。因为车辆的保有量、使用环境、使用年限等因素都会对自燃事件的统计结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