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城市更具优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策支持
- 采购倾向:从中央到地方,多项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例如,财政部要求新能源汽车满足实际使用需要时,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 30%,城区行驶的公务用车原则上 100% 采购新能源汽车。
- 试点带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确定了 15 个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形成多维度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带动城市整体电车发展。
市场与技术发展
- 销量增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 1650 万辆(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 30%,内需有望达到 1500 万辆,渗透率超过 55%,市场规模的扩大促使城市加快电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发展。
- 智能技术普及:2025 年是基础智能化的元年,智能化技术将全面覆盖市场,乘用车 L2 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 2025 年可能会接近 65%,高阶智能技术将快速进入中低价市场,10 万至 20 万元的车也可实现高阶智能化,提升了电车的使用体验和吸引力。
成本与使用优势
- 购置成本:电车补贴较多,如旧车报废买新能源可多领补贴,浙江省置换补贴能多领 2000 元,且在限牌城市,新能源车可直接上绿牌,相比油车节省了大量费用。
- 使用成本:对于城市短途通勤,电车更合适,无需担心发动机损耗和积碳问题,使用 APP 提前预热也更便捷,而且充电成本低,月均里程较高,能充分发挥电车优势。
基础设施改善
许多城市制定了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如宜春市计划到 2025 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适度超前、运行稳定、智慧安全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特定半径的充电服务网络,加快换电站和储能电站建设,满足电车的充电需求。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电车零排放或低排放,有助于城市减少空气污染和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符合全球环保趋势,提升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