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碰撞起火后,人员有一定的逃生可能性,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从有利方面来看:
- 国家标准保障逃生时间:我国 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国标中强制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要在 5 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车企对自身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一些电池技术能够实现热失控后更长时间不起火不爆炸,这增加了人员逃生的机会。
- 安全配置不断完善:2025 年 3 月 1 日起执行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适用于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增设了对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检查。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发现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碰撞起火等事故的发生。同时,车辆的安全配置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等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可降低碰撞的严重程度,为逃生创造有利条件。此外,不少电车还配备了安全锤等应急工具,方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破窗逃生。
不过,电车碰撞起火也存在一些不利于逃生的因素:
- 火势蔓延迅速:电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等特点,其电解液组分、电极材料都更容易燃烧。车辆碰撞后,电池组可能受到外力撞击、挤压导致结构破坏,从而引发热失控,火势往往蔓延速度快,浓烟滚滚,会对人员的逃生造成很大阻碍。
- 存在隐蔽性:锂枝晶短路等问题可能无明火预兆,等车主察觉时可能已经错过黄金逃生期。
为了在电车碰撞起火时增加逃生的几率,驾乘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 日常检查:定期检查车辆的底盘是否有磕碰,查看电池和电气系统等是否存在异常,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 正确应对碰撞:车辆发生碰撞后,应立即断电并远离车辆,不要尝试自行灭火,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 熟悉逃生方法:了解车辆的安全出口位置和应急逃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如安全锤的位置及如何正确使用破窗等。同时,要保持冷静,在起火后迅速判断火势和逃生方向,按照正确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