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说车时可能不会只说电车,而是油车、电车等多种类型车辆都会被提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电车存在一些局限性
- 续航焦虑:尽管电车续航里程相比过去有了很大提升,但标称续航与实际续航存在差距。在冬季低温环境、开空调、高速行驶等高耗电场景下,续航里程会大幅缩水。相比之下,同级别油车一箱油的续航里程通常更有保障,在长途出行时优势明显。
- 充电不便:虽然充电网络在不断完善,但与加油站的普及程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城市中,寻找充电桩可能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或高速公路上,充电桩的数量和分布更是无法满足需求,特别是在节假日高峰期,充电排队现象严重,给用户带来不便。
- 成本问题:一方面,电车的购车成本通常较高,同级别车型中,电车往往比油车贵 3 - 5 万。另一方面,电车的保险费用也比油车高 20% - 30%。此外,电车的二手车保值率相对较低,导致车辆在使用几年后的转手价值不高。
- 技术成熟度:电车的电池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消费者可能会担心电池的寿命、安全性以及突然出现故障等问题。而油车的发动机技术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验证,相对更加成熟稳定,正常保养下的油车行驶里程可以更长,给人一种更可靠的感觉。
- 油车仍有自身优势
- 加油便捷:加油站遍布全国,加油过程迅速,无需长时间等待,能够满足用户快速出行的需求。对于那些需要频繁长途旅行或时间紧迫的用户来说,油车的加油便利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 动力性能:部分油车,尤其是高性能的燃油跑车或大型 SUV,在动力输出和扭矩表现上具有优势,能够提供更强劲的加速和驾驶体验。对于一些追求驾驶激情和动力性能的消费者来说,油车仍然具有吸引力。
- 基础设施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围绕油车建立的基础设施,如加油站、维修保养网络等已经非常完善。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偏远地区,油车的维修保养都相对容易,零部件的供应也更加充足,用户不用担心车辆出现故障后无法及时维修的问题。
- 市场现状
- 市场份额: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不断提高,但截至 2025 年,燃油车仍然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燃油车的销量还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趋势,因为这些地区的充电桩覆盖率较低,消费者更看重车辆的皮实耐用性,油车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 政策因素:新能源购置税减免额度有所收缩,部分一线城市取消了纯电车型的免费牌照,而欧盟对进口燃油车加征碳排放关税,这些政策的变化对油车和电车的市场竞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油车在某些方面的劣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也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加谨慎和多元化。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车的局限性正在逐渐得到改善,如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发展有望提高电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降低成本。同时,智能化的发展也是电车的一个重要优势,未来电车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但在 2025 年,综合各种因素,说车时还是会同时提及油车和电车等多种类型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