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被归为新能源汽车并非是在 2025 年某一个特定时间点确定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和认知过程。
1839 年,罗伯特・安德森将电池和电动机装在四轮马车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靠电力驱动的车辆。1881 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辆由铅酸电池驱动的三轮车,标志着电动汽车时代的真正开启。但在燃油汽车兴起后,电动汽车因充电不便等原因逐渐退出市场。
20 世纪 60 年代,石油危机引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反思,纯电动汽车重新受到关注。20 世纪 90 年代,面对电池技术滞后和续航里程等问题,汽车制造商开始研发混合动力汽车。进入 21 世纪,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各国开始大规模应用电动汽车。
在中国,2008 年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元年,政府密集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其发展。2014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布局新能源专用车,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20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 2035 年)》,提出到 2035 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车型等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包括电车的发展方向。
到 2025 年,电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份额。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预测,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 1650 万辆(含出口)左右,渗透率超过 50%,其中电车(纯电动车、插混车、增程车等)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