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气温低时电车会出现自己掉电的情况。主要原因如下:
- 电池特性:目前电车常用的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内部化学反应速度变慢,电解液阻值变大,锂离子穿越性能变差。这就导致电池活性降低,电池能够储存和释放的电量相应减少,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就是电车出现了掉电现象。例如,当温度低于 10℃时,电池电芯的内阻会开始逐步增加,环境温度越低,“电池缩水” 的感觉会越明显。
- 电池加热系统:为了保护电池和确保其性能,当温度过低时,电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会自动启动加热功能,将电池温度提升到适宜的工作范围。而这个加热过程需要消耗电池自身的电量,从而导致掉电。
- 车内供暖系统:冬季车内需要制热来保持舒适的温度,而电车的空调系统依赖电池供电进行供暖,这会消耗大量能量。相比之下,加热座椅和方向盘所需的能量较少,所以优先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减少能耗。
- 车辆阻力增加:低温条件下,车辆的传动系统阻力会增加,同时轮胎胎压变小,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增大,这些都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电池能量,进而使得续航里程下降,给人一种掉电快的感觉。
为了减少低温对电车电量的影响,车主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将车辆停放在室内或地下车库、使用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代替空调、提前预热电池、保持匀速行驶、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