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电车容易自燃

2025-02-12 13:18:50  阅读 21 次 评论 0 条

电车容易自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电池因素

  • 热失控:这是电车自燃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损伤、工作温度不当和电滥用等都可能引发。比如车辆碰撞可能使电池受到挤压、穿刺,进而发生短路,造成局部过热。在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容易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等电滥用情况,也会使电池异常发热。
  • 电池质量与老化:使用劣质电池或未经认证的电池,其内部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可能存在缺陷,导致电池性能不稳定,更容易出现短路、过热等问题。电池使用时间长,内部电路也容易短路导致自燃。

充电因素
  • 快充影响:快充虽然能节省时间,但会在短时间内带来较大的发热量,且热量分布不均匀,若电池内部达到热失控的引发温度,就可能出现自燃。
  • 充电设施与环境:若充电线路线径过小、未采取短路或过载保护装置,易造成充电过载、短路或发热。在不通风的环境中充电,充电器和电池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也会增加自燃风险。

电气系统因素
  • 线路问题:电车的电气线路复杂,使用时间长或车辆振动等原因可能导致线路老化、破损、接触不良。私自改装电车电气系统,可能会改变电路结构和负荷,增加短路和过载的风险。
  • 电控系统故障:与电池相关的电控系统出现问题,可能无法准确监测和控制电池的状态,导致电池过充、过放或在异常状态下工作,引发自燃。

外部因素
  • 高温天气:夏季高温时,电车电池和充电设施的散热会受到影响,在太阳暴晒或者高功率放电后立即充电,会加剧电池的热积累。高温还可能使电池的电解质锂盐发生热分解,降低电池容量和充放电能力,使电池更加不稳定。
  • 车辆碰撞:严重的碰撞可能使电池组外壳破裂、电池单体受损,导致内部短路和热失控。即使是轻微碰撞,也可能使电池连接线路松动、接触不良,产生热量引发自燃。
  • 涉水浸泡:电池如果被水浸泡,可能出现外部短路的现象,产生热量,一旦达到热失控的引发温度,就有可能自燃。

其他因素
  • 改装问题:有些车主为了追求某些功能或性能,对电车进行不规范的改装,如“慢充改快充”等,可能会使原本的电池和电气系统无法承受,增加自燃风险。
  • 内部可燃物:车内放置香水、打火机等在高温环境下易燃易爆的物品,可能会在阳光直射下自燃,从而引燃车辆。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66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