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锂电车跑得远主要有以下原因:
- 电池技术进步
- 能量密度提高:随着技术发展,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升。例如,《中国制造 2025》规划中提到,2025 年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 400Wh/kg。能量密度的提高意味着在相同的电池体积和重量下,能够存储更多的电能,从而为车辆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像特斯拉 Model 3 使用的 21700 电池,通过改变负极材料等方式,使得能量密度相比之前的 18650 电池更高,续航里程也得到了提升。
- 新型电池材料和结构的应用:一些新型电池材料和电池结构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锂电车。如极氪 007 搭载的第二代金砖电池,采用了新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充电速度快,从 10% 充到 80% 仅需十分钟多点,而且充电十分钟就能多跑四百多公里,在低温、低电量时表现也很稳定,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续航能力。
- 车辆设计优化
- 车身轻量化:采用轻量化的车身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等,能有效减轻车辆重量。车辆重量减轻后,行驶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减少,在电池电量一定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得以增加。例如,奇瑞新能源的小蚂蚁(eQ1)采用全铝车身,减轻了车重,增加了续航。
- 空气动力学设计:优化车辆的外形设计,降低风阻系数,可以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减小,从而减少电能消耗,提高续航里程。现在很多锂电车在设计上都注重流线型,以降低风阻。
- 电能管理系统升级: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够更精确地监控电池的状态,包括电量、电压、温度等,并进行智能管理。它可以避免电池过充过放,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安全性,延长电池寿命的同时,也使电池的电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进而增加续航里程。此外,车辆还可以通过回收制动能量等方式,将车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起来,用于后续行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续航里程。
- 电机效率提升:电机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提高。高效的电机能够将电池输出的电能更有效地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减少能量在转换过程中的损耗,从而让车辆在相同电量下跑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