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集体涨价,主要有政策调整、成本变动和市场竞争等以下几方面原因:
- 政策调整:2025 年国家虽有 4000 亿补贴大礼包,但有诸多限制条件,如报废旧车换电车的车辆年限要求严格,报废和置换只能二选一。车企可能会利用补贴政策的调整,提高电车价格,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 成本变动
- 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碳酸锂价格从 30 万元 / 吨暴跌至 7 万元,让车企采购部门面临选择难题,若趁低价囤货,可能增加库存成本;若赌明天更便宜,又担心供应不足。此外,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提升 30%,但生产线改造费用高昂,导致车企账本上的 “降本” 变为 “增支”。
- 技术研发成本增加:电车的技术研发不断推进,如半固态电池、800V 快充等新技术的应用,研发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车企为了收回研发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价格。例如,蔚来的半固态电池换电成本比普通电池贵 3 倍。
- 市场竞争:2025 年可能有部分二线电车品牌销量不佳,如哪吒、极狐、岚图等,为了维持运营和利润,这些品牌可能会提高价格。而像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定价权,它们的涨价行为可能会引发行业内的连锁反应,导致其他品牌跟风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