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电池故障:
- 行驶中突发动力中断:部分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会突然出现动力中断的情况,这可能与电池系统的故障、电路连接问题或电池管理系统的异常有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 充电过程中热失控:充电时电池可能会出现热失控现象,表现为电池温度异常升高、冒烟甚至起火,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 续航性能显著缩水:许多车主反映电车的实际续航里程与厂家标称的里程相差较大,在冬季低温环境或高速行驶、满载等情况下,续航衰减更为明显。部分车辆使用几年后,电池容量保持率跌破 70%,导致需要频繁充电,给用户带来不便。
- 智能系统缺陷:
- 车机系统卡顿与升级延迟:一些电车的车机系统运行不流畅,出现卡顿现象,影响用户对车辆智能功能的使用体验。同时,系统升级不及时,导致用户无法及时享受到新功能和性能优化。
- 系统升级后频繁死机、功能异常:部分车辆在进行系统升级后,会出现频繁死机的情况,甚至一些原本正常的功能也会出现异常,如蓝牙连接不稳定、语音助手识别错误率上升、第三方应用无法正常使用等。
- 智能驾驶功能宣传与实际能力不匹配:部分车企过度宣传智能驾驶的能力,使消费者对智驾系统产生过度依赖,但在实际使用中,智能驾驶功能可能无法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 售后成本高企:
- 硬件维修成本过高: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硬件,其更换费用普遍较高,通常为车价的 50%-100%。此外,新能源车 “三电” 系统维修需专用设备和技术,而第三方机构数量不足,导致维修周期长、费用高。
- 软件售后问题:对于车机系统和智能软件方面的问题,售后处理往往不够及时和有效,部分车企对软件问题的解决缺乏明确的方案和时间表,导致用户长期受到困扰。
除以上常见问题外,还有一些电车被投诉存在隔音设计缺陷、车身油漆和钣金质量差、零部件故障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