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汽车与北汽(北京汽车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呈现出既竞争又协同的发展态势,双方在技术创新、市场布局和政策响应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的战略差异与互补性。
一、小米汽车:销量爆发与技术突破
- 市场表现强劲
小米汽车首款车型 SU7 延续了 2024 年的热销势头,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达 29244 辆,环比增长 23.25%,前三个月累计销量 75869 辆,在中大型车市场排名第一。其全年交付目标已提升至 35 万辆,产能依托北京经开区工厂的自动化产线(超 700 个机器人、100% 关键工艺自动化)稳步推进。
- 技术旗舰车型引领行业
小米 SU7 Ultra 的上市成为 2025 年新能源市场的焦点。这款三电机四驱车型以 1.98 秒的零百加速、350km/h 最高时速和赛道级性能(如上海国际赛车场 2 分 09 秒 944 的圈速纪录)重新定义了豪华电动车标准。其搭载的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和碳纤维轻量化技术(整备质量<2400kg),不仅提升续航能力,还实现了 “原厂下赛道” 的突破性体验。
- 供应链与生态协同
小米汽车通过供应链整合强化竞争力:北汽模塑(持股 49%)为其供应保险杠等零部件,威孚高科通过联合汽车电子提供电驱系统核心部件。此外,小米与宁德时代、华测导航等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生态。
二、北汽:智能化转型与人才战略
- 极狐品牌的市场破局
北汽新能源旗下极狐品牌在 2025 年推出多款新车型,如阿尔法 S6/T6,以 19.58 万元起售、搭载华为三激光智驾系统(3 个激光雷达 + ADS3.3 智驾方案),在 20 万级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极狐阿尔法 S6 的 CAS3.0 全向防碰撞系统和 800V 高压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能和补能效率。
- 享界品牌的高端化探索
与华为合作的享界品牌推出全景智慧旗舰轿车享界 S9,定位 40 万级豪华市场,凭借鸿蒙智行系统和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连续多月稳居 40 万元以上纯电轿车销量榜首。2025 年,享界计划推出增程版车型,进一步冲击传统豪华品牌(如 BBA 的 56E 系列)的市场份额。
- 人才储备与产业生态
北汽新能源发布 “青领计划”,计划三年内合作百所院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万名高技能人才,并通过产教融合基地(如享界超级工厂)培养智能制造人才。此外,北汽与小马智行合作研发全无人 Robotaxi 车型,计划 2025 年推出极狐阿尔法 T5 Robotaxi,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三、竞争与协同:市场格局下的互动
- 供应链的交叉合作
小米与北汽在供应链层面存在间接协同。例如,北汽模塑为小米 SU7 提供零部件,而北汽新能源的享界品牌则与华为深度合作,共享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资源。此外,双方均布局北京经开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如小米工厂与北汽李尔等零部件企业的近距离配套。
- 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小米汽车主攻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如 SU7 Ultra 对标保时捷 Taycan),而北汽则通过极狐和享界覆盖 20 万级至 40 万级市场,并以 BJ40 增程版(15.48 万元起售)切入硬派越野新能源领域。双方在技术路线上也各有侧重:小米强调性能与生态整合,北汽则聚焦智能化与华为合作的深度。
- 政策与行业趋势的共同应对
2025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续(财政部拨付 98.85 亿元),叠加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最高补贴 2 万元),为双方销量增长提供支撑。同时,行业渗透率提升至 50% 以上,市场竞争加剧,小米与北汽均需在价格战、技术迭代和用户体验上持续发力。
四、未来展望
- 小米汽车:计划 2025 年推出 MX11 纯电 SUV 和增程式车型,进一步完善产品线,并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如欧洲)。其 “科技平权” 理念和生态链优势,有望在智能化和性价比之间找到平衡。
- 北汽集团:依托极狐和享界双品牌,强化华为合作的智驾技术,并通过 “青领计划” 夯实人才基础。2025 年,北汽计划实现销量有效增长,同时推动降本增效和品牌价值提升。
总体而言,2025 年小米汽车与北汽在新能源赛道上的竞争与协同,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加速转型,而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则是双方破局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