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最新权威信息,小米汽车的第二个工厂(二期工厂)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与一期工厂相邻,共同构成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以下是具体细节和背景分析:
一、工厂位置与建设进展
- 地理位置
二期工厂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亦庄新城(通州片区),紧邻已投产的一期工厂,两地仅相隔一条马路。这一选址延续了小米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便于共享供应链资源和技术支持。
- 建设进度
- 2024 年 7 月,小米以 8.42 亿元竞得二期工厂地块,面积达 53.11 万平方米,建筑规模控制在 69.05 万平方米以内。
- 2025 年 4 月中旬,二期工厂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中旬竣工,最快 7 月、最迟 8 月正式投产。
- 工厂建设速度极快,从拿地到验收仅用不到一年时间,甚至在周末夜晚仍持续施工,体现了小米对产能扩张的迫切需求。
二、产能规划与战略意义
- 产能提升
二期工厂投产后,小米汽车的年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加上一期工厂的 15 万辆设计产能(实际通过产线优化已提升至更高水平),整体产能将突破 45 万辆。这一产能规模可支撑小米 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并为后续市场扩张奠定基础。
- 战略布局
- 就近配套:与一期工厂集中布局,有利于共享冲压、焊接、涂装等核心工艺的基础设施,降低初期投资成本。
- 区域辐射:北京作为小米汽车的总部和研发中心,二期工厂的建成将强化京津冀地区的生产协同,辐射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市场。
- 供应链整合:北京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大量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宁德时代、华域汽车等),二期工厂的投产可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效率,缩短交付周期。
三、其他潜在工厂规划
除北京二期工厂外,小米还在推进其他生产基地的建设:
- 武汉工厂
- 选址于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占地面积约 2000 亩,与小鹏、路特斯等车企相邻。
- 该工厂可能作为小米的第三或第四个生产基地,计划在 2026 年实现年产销 100 万辆的目标。
- 目前武汉工厂仍处于筹建阶段,预计 2025 年底正式宣布,2026 年逐步投产。
- 南京与合肥的可能性
- 南京江宁区、江北新区等地因成熟的汽车产业链和政策支持,曾被分析为潜在选址,但目前尚无官方确认。
- 合肥曾传闻与江淮汽车合作代工,但小米官方未予证实,且更倾向于自建工厂以确保品控。
四、总结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第二个工厂明确位于北京通州马驹桥,与一期工厂形成产能互补。这一布局既符合小米 “聚焦核心区域、快速提升产能” 的战略,也为其后续全国性扩张(如武汉工厂)提供了经验和资源储备。未来,随着更多工厂的投产,小米有望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