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目前公开的权威信息,小米汽车在南京尚未设立汽车制造工厂。以下是结合最新动态的详细说明:
一、南京工厂的定位澄清
- 研发与生态布局
小米在南京的核心布局集中在软件研发与生态链领域。例如,2024 年 5 月正式开园的小米南京科技园是小米北京总部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聚焦手机软件、互联网服务及汽车智能座舱等业务。截至 2025 年 4 月,该园区已吸引 5000 余名研发人员入驻,主要承担智能驾驶算法、车机系统开发等任务。
- 供应链与技术合作
南京本地企业如泰普森自动化为小米汽车提供精密测量设备(如电驱系统测量选垫设备),但其属于供应链环节,并非直接参与整车制造。此外,宁德时代南京工厂为小米供应电池,但这是独立的供应链布局,与汽车制造工厂无关。
二、小米汽车产能布局的核心进展
- 北京工厂的主导地位
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位于北京亦庄,分两期建设:
- 一期工厂:2023 年 6 月投产,设计产能 15 万辆 / 年,通过产线优化已实现 25 万辆 / 年的实际产能。
- 二期工厂:2024 年 7 月动工,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投产后将新增 15 万辆 / 年产能,主要生产小米 SU7 及首款纯电 SUV 车型 YU7。
- 武汉工厂的规划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确认武汉工厂落户经开区通航产业园,总占地约 2000 亩,预计 2026 年投产,目标年产 50 万辆,进一步支撑小米汽车百万级产能目标。
三、关于南京工厂的误传与澄清
- 自媒体信息的误导性
部分自媒体声称 “小米南京工厂 24 小时赶工生产 SU7/YU7”,但此类消息缺乏官方证实。事实上,小米汽车的产能瓶颈主要依赖北京工厂的扩产,南京工厂未被纳入官方产能规划。
- 招聘信息的解读偏差
南京存在大量小米汽车相关岗位招聘(如智能座舱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但工作地点集中在建邺区双闸、元通等地,属于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与整车制造无关。
四、小米汽车产能扩张的逻辑
小米汽车的产能策略以北京为核心,辐射全国:
- 短期(2025 年):依赖北京一、二期工厂,目标实现 30 万辆 / 年交付量,重点满足 SU7 及 YU7 的订单需求。
- 中期(2026 年):通过武汉工厂进一步扩容,同时探索租赁或收购现有工厂的可能性,以快速提升产能。
- 长期:可能在南方市场布局新工厂,但目前尚未有明确规划。
五、用户关注的实际影响
- 交付周期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的交付周期仍长达 42-49 周,主要受制于北京工厂的产能爬坡进度。南京工厂的缺失意味着短期内交付压力难以通过南京产能缓解。
- 车型生产
小米 YU7(首款纯电 SUV)的量产计划已明确由北京二期工厂承担,预计 2025 年下半年下线,与南京无关。
六、建议与注意事项
- 信息核实渠道
关于小米汽车工厂的动态,建议以小米官方公告或权威媒体(如新浪财经、汽车之家)报道为准,避免采信自媒体未经证实的信息。
- 供应链与技术合作的区分
南京在小米汽车生态中扮演研发与供应链配套角色,但并非制造基地。若需了解零部件供应商或技术合作方,可参考小米官方披露的合作伙伴信息。
总结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制造工厂集中在北京(亦庄)和武汉,南京未设立汽车制造基地。南京的定位是软件研发与生态链枢纽,其作用在于支撑小米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开发,而非直接参与整车生产。未来若小米在南京布局制造工厂,需以官方公告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