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在佛山的布局已逐步落地,结合政策支持、市场表现和本地化服务,呈现出以下核心动态:
一、政策支持与购车优惠
- 政府补贴力度显著
佛山市在 2025 年延续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购买小米 SU7 的消费者可享受最高 15000 元的政府补贴。具体政策包括:
- 报废更新补贴: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消费者可获 2 万元补贴,覆盖范围包括 2012 年前注册的汽油车、2014 年前的柴油车及 2018 年前的新能源车。
- 置换更新补贴:根据购车发票金额分档补贴,最高 15000 元(新能源车),且可与平台补贴(如太平洋汽车网提供的 168 元)叠加。
- 区级专项补贴:禅城区在 2025 年春季推出购车补贴,购车发票金额 15 万元以上可额外获得 2000 元补贴,进一步降低购车门槛。
- 补贴申请流程便捷
消费者可通过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平台” 或 “佛山扶持通” 小程序在线提交申请,需提供旧车报废证明、新车发票等材料,审核通过后资金直接拨付。
二、市场表现与销售网络
- 销量稳步增长
2025 年 2 月,佛山小米汽车销量为 495 辆,位居全国第 17 位,1 月销量 428 辆,排名第 20 位。尽管未进入前十,但作为二线城市,佛山市场对小米 SU7 的接受度较高,主要得益于其 21.59-29.99 万元的定价区间和 700-830 公里的续航能力。
- 销售网络快速扩展
- 门店布局:佛山最大的小米合作商已开设 20 家小米专卖店,并计划在 2025 年进一步拓展。BOSS 直聘的招聘信息显示,佛山正在招聘小米汽车销售经理,负责推动本地销售战略。
- 渠道创新:通过 “五一团购会” 等活动,佛山推出限时优惠,覆盖 SU7 全系车型,并提供厂家让利和专属购车服务。
三、供应链与产能支撑
- 本地供应链配套
佛山黄洞工业园的新能源汽配厂参与小米 SU7 零部件生产,提供车身结构件、热管理部件等,部分岗位月薪可达 9000-11000 元。此外,厦门信达在昆明的钣喷中心授权门店也可能为佛山提供售后零部件支持。
- 产能与交付压力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北京亦庄)预计 2025 年 6-7 月投产,新增产能 30 万辆,主要用于生产 SU7 和 YU7 车型。尽管产能提升,但佛山用户下单后仍需等待 20-28 周,交付周期较长。
四、售后服务与用户体验
- 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 现有网点:截至 2025 年 3 月,全国仅有 33 家小米汽车服务中心,佛山暂无独立售后网点,但可通过移动服务车或周边城市(如广州、深圳)的服务中心解决维修需求。
- 新网点筹建:BOSS 直聘信息显示,佛山顺德区正在建设小米汽车 2S 店(销售 + 售后),计划 2024 年底开业,2025 年 4 月仍在招聘服务顾问,预计将缓解售后压力。
- 售后挑战与应对
小米汽车面临 “服务网点不足” 的行业共性问题,上海、武汉等地的车主曾反映维修排队时间长。为应对这一问题,小米推出远程诊断、移动服务车等措施,并加速招募授权服务商,目标 2025 年覆盖全国 80 城。
五、未来展望与挑战
- 市场策略
小米汽车计划 2025 年交付 35 万辆,佛山作为重点市场,将通过 “高配半价” 策略(如 SU7 标准版较特斯拉 Model 3 低 3 万元)和生态整合(车家互联)进一步抢占份额。
- 潜在风险
- 产能瓶颈:尽管二期工厂投产,但 SU7 和 YU7 的订单积压可能导致交付周期延长,需依赖供应链优化和三期工厂扩建。
- 售后压力:若销量持续增长,佛山需加快服务网点建设,否则可能影响品牌口碑。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在佛山的发展呈现 “政策红利 + 市场渗透 + 服务补位” 的特点。消费者可通过政府补贴和团购活动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 SU7,而小米则需在产能提升和售后服务上持续发力,以巩固市场地位。随着二期工厂投产和本地供应链完善,佛山有望成为小米汽车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